三文魚等魚類的安全風險主要來自於四個方面:重金屬污染、生物毒素、寄生蟲以及致病細菌。 重金屬污染由魚類生長的水質決定, 而生物毒素由水體中的一些藻類和真菌產生。 它們由魚的來源決定, 後續加工處理的影響不大, 生吃熟吃也就沒有多大差別。 所以, 避免這兩方面的風險, 只能通過魚的正規來源來保證。 三文魚可能感染的寄生蟲有多種, 最常見的是異尖線蟲。 如果一次吃下去的量比較大, 會產生急性食物中毒;即使吃得少, 也可能導致人體今後對線蟲過敏。
作為在冷水中生長的寄生蟲, 異尖線蟲並不難殺滅。 比如在60度之下, 它們會被秒殺。 但對於喜歡生吃的人來說, 加熱到這個溫度都是無法接受的, 也就只能通過低溫來凍死它們。 作為比細菌高等一些的動物, 它們的確可以被凍死, 只是需要的條件稍微嚴苛了一些。 歐盟規定, 魚必須低於零下20度儲藏24小時以上, 才可以用於生食。 他們認為, 這樣的處理可以充分殺死這些寄生蟲。 美國沒有強制規定, 只有推薦性的“操作指南”。 而這個推薦比歐盟的要求還要嚴格得多, 是零下20度7天以上, 或者零下35度15小時以上。
冷凍生魚會破壞魚的風味口感?有的人會嫌這樣的冷凍處理會破壞魚的風味口感, 喜歡“新鮮”的生魚。 既無加熱,
細菌則是另一種情況, 無論如何冷凍, 它們也只是停止了活動, 消停下來並不意味著死亡。 只要溫度升高, 它們就重新煥發活力。 剿滅細菌, 最有效的還是加熱。 近年來興起的高壓滅菌, 可以在保持生食風味的前提下“壓死”細菌, 或許在將來會得到更多的應用。
總的來說, 不能簡單地說生吃三文魚是“有”或者“沒有”危險。 安全性首先取決於魚本身, 如果魚本身沒有寄生蟲和治病細菌,
1忌生吃豆角
豆角包括扁豆、芸豆、菜豆、刀豆、四季豆等。 吃豆角容易中毒, 是因為豆角裡面含有一種毒蛋白“凝集素”, 這種物質在成熟的或較老的豆角中最多。 豆角應該煮沸或用急火加熱10分鐘以上, 這樣“凝集素”就會被除掉。 吃炒豆角或者用豆角做餡時,
2忌吃生雞蛋
蛋清所含的抗生物蛋白在腸道內與生物素結合後, 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的吸收。 生雞蛋還常含有沙門氏菌, 會使人嘔吐、腹瀉。
3忌生吃荸薺
常吃生荸薺, 其中的薑片蟲就會進入人體並附在腸粘膜上, 可造成腸道潰瘍、腹瀉或面部浮腫。
4忌生吃白糖
白糖中常有蟎蟲寄生, 生吃白糖很容易得蟎蟲病。 蟎是一種全身長毛的小昆蟲, 肉眼看不見, 蟎在糖中繁殖很快。 若蟎蟲進入胃腸道, 就會引起腹痛、腹瀉、形成潰瘍。 若進入肺內, 會引起咯血、哮喘。 若進入尿道, 可引起尿路炎症。 因此, 白糖最好不要生吃, 食用前應該進行加熱處理(一般加熱到70℃左右保持3分鐘就可以了)。
5忌生吃螃蟹和龍蝦
生螃蟹帶有肺吸蟲的囊蚴蟲和副溶性弧菌, 龍蝦則是肺吸蟲的中間寄主, 生吃螃蟹和龍蝦後, 肺吸蟲進入人體, 會造成肺臟損傷, 嚴重者會使腸道發炎或腸道水腫充血。
6忌生吃豆漿
豆漿味美可口, 其營養價值並不比牛奶低。 但飲用未煮沸的豆漿, 可引起全身中毒。 因為生豆漿中含有一些有害成分——抗胰蛋白酶、酚類化合物和皂素等。 抗胰蛋白酶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酚類化合物可使豆漿產生苦味和腥味;皂素刺激消化道, 引起嘔吐、噁心、腹瀉, 從而破壞紅細胞, 產生毒素, 以致引起全身中毒。
7忌生吃河魚
肝吸蟲卵在河塘的螺螄體內發育成尾蚴, 並寄生在魚體內, 若吃了生的河魚, 肝吸蟲就會進入人體發育成蟲, 可使人體產生膽管炎,甚至發展成肝硬化。
8忌生吃蜂蜜
蜜蜂在釀制蜂蜜時,常常採集一些有毒的花粉,這些有毒的花粉釀進蜂蜜以後,人吃了生蜜就容易發生中毒。另外蜂蜜在收穫、運輸、保管的過程中,又很容易被細菌污染。因此,生蜂蜜不可食用。
9忌生吃新鮮木耳
新鮮木耳含葉林類光感物質,生吃新鮮木耳後,可引起日光性皮炎,嚴重者出現皮膚瘙癢、水腫和疼痛。
10忌生吃鮮黃花菜
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進入人體形成氧化二秋水仙堿,極毒,食用3-20毫克就可致死。
可使人體產生膽管炎,甚至發展成肝硬化。8忌生吃蜂蜜
蜜蜂在釀制蜂蜜時,常常採集一些有毒的花粉,這些有毒的花粉釀進蜂蜜以後,人吃了生蜜就容易發生中毒。另外蜂蜜在收穫、運輸、保管的過程中,又很容易被細菌污染。因此,生蜂蜜不可食用。
9忌生吃新鮮木耳
新鮮木耳含葉林類光感物質,生吃新鮮木耳後,可引起日光性皮炎,嚴重者出現皮膚瘙癢、水腫和疼痛。
10忌生吃鮮黃花菜
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進入人體形成氧化二秋水仙堿,極毒,食用3-20毫克就可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