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喝紅茶的好處
三、紅茶作用
紅茶是酸性還是鹼性
1、紅茶是酸性還是鹼性
1.1、綠茶酸性最弱,紅茶和烏龍茶酸性相對強些,但都為弱酸性,說明茶湯酸鹼度與茶葉種類和製作方法有關。
1.2、紅茶的酸鹼性與浸泡時間有關。 沖泡5分鐘時酸性最弱,接近中性;沖泡後浸15分鐘的茶湯酸性有所增強,基本達到最大值。
1.3、紅茶的酸鹼性與茶葉的嫩度有關。 芽茶酸性相對比葉茶弱,即茶葉越嫩,酸性越弱,茶葉越老,酸性越強。
1.4、茶水的PH值總體來說是在5.5-7範圍之間,均屬於弱酸性。
1.5、鹼性強弱主要看茶多酚的多少,茶多酚越多鹼性越強。
1.6、綠茶含茶多酚是紅茶的3-倍,也就是說綠茶鹼性強於紅茶。
2、紅茶正確沖泡方法
2.1、置具潔器
飲紅茶前,不論採用何種飲法,都得先準備好茶具,如煮水的壺,盛茶的杯或盞等。 同時,還需用潔淨的水,一一加以清潔,以免污染。
2.2、量茶入杯
每杯只放入3-5克的紅茶,或1-2包袋泡茶。 若用壺煮,將適量的茶加入茶壺中,再立刻注入沸騰的開水。 水溫宜維持在90至100度的水溫,在此同時,將茶壺與茶杯用熱水燙過,這道手續稱為溫壺(杯)。
2.3、烹水沏茶
當量茶入杯後,然後就沖入沸水。 如果是高檔紅茶,那麼,以選用白瓷杯為宜,以便觀其色澤。 通常沖水至八分滿為止。 如果用壺煮,那麼,先應將水煮沸,而後放茶配料。
若用壺煮,則是放入茶葉,注入熱水,將壺蓋蓋上,使紅茶的香氣與味道能充分的在熱水中釋放出來。
3、喝紅茶的禁忌
3.1、新茶放置再喝
由於新茶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對人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易誘發胃病。 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應忌喝。
3.2、先洗茶再品茶
由於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受到農藥等有害物的污染,茶葉表面總有一定的殘留,所以,頭遍茶有洗滌作用應棄之不喝。
3.3、切不可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葉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發頭暈、心慌、手腳無力等症狀。
喝紅茶的好處
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去油膩、開胃口、助養生,促進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腫。 喝紅茶可強壯心臟功能。
1、具有抗菌的作用
紅茶的抗菌力強,用它來漱口可防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感冒,並預防蛀牙與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與高血壓。
2、具有強健骨骼的功效
紅茶中的鉀能增強心臟血液的迴圈能力,並能減少人體中鈣質的流失消耗,鉀是人體骨骼必不可少的一種元素,常喝紅茶能起到強健骨骼的作用。 所以是中老上人保健的很好的選擇。
3、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
紅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糖類等和口水之間產生化學反應,刺激唾液分泌量增多,從而生津止渴。 在不同時候不同場合,一杯紅茶可以讓你輕鬆自在。
4、具有利尿祛濕的好處
紅茶中的芳香物質與咖啡鹼能促進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提高腎的過濾頻率,抑制腎對水分的吸收速度,而增加了尿量。 所以對排尿不暢的患者可以適當喝紅茶來讓身體更健康。
紅茶作用
1、提神消疲
紅茶中的咖啡鹼藉由刺激大腦皮質來興奮神經中樞,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進而使思維反應更形敏銳,記憶力增強;它也對血管系統和心臟具興奮作用,強化心搏,從而加快血液迴圈以利新陳代謝,同時又促進發汗和利尿,由此雙管齊下加速排泄乳酸及其他體內老廢物質,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2、解毒
紅茶中的茶多堿能吸附重金屬和生物鹼,並沉澱分解。
3、養胃
人在沒吃飯的時候飲用綠茶會感到胃部不舒服,這是因為茶多酚具有收斂性,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空腹的情況下刺激性更強。 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發生酶促氧化反應,含量減少,對胃部的刺激性就隨之減小。 這些茶多酚的氧化產物還能夠促進人體消化,因此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 經常飲用加糖的紅茶、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