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抑鬱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工作比平時做得多、加班加點、廢寢忘食等現象。 還有的表現為強顏歡笑, 有意找家人攀談, 找醫護人員聊天, 主動反映自身病情已好, 心情舒暢。 這就是所謂代償症狀, 它不同於躁狂發作的表現。 病人一方面企圖用工作轉移注意力, 藉以減輕抑鬱的痛苦, 另一方面也可有內疚和贖罪的思想。 病人企圖向人證明抑鬱症已經好轉, 這樣做的一種可能的動機是為了減輕家屬的憂慮,
對於抑鬱症病人, 除藥物治療外, 應密切注意病人有無自殺意念和企圖, 嚴防自殺行為的發生。 特別是有過一次自殺未遂經歷的病人尤其危險, 因為病人有了經驗, 第二次行動往往更加隱蔽。 只要做出了自殺決定, 病人就會有一種解脫感和視死如歸的心情, 很可能使人產生誤解, 以為病人已經“想通了”, 不想死了。 其實, 情況正好相反, 這就是代償症狀潛在的危險。
當然, 如果病人能具體生動地描述心情從抑鬱中擺脫出來的實際經過, 而不是講什麼大道理, 說些公式化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