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90%的年輕人都吃過泡面。 而泡面上的使用說明寫著:加入熱水, 泡3分鐘就可以食用了。 但是, 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準確按照規定的時間。 但是, 大家又知道為什麼上面要寫3分鐘呢?這和心理有什麼關係呢?今天, 小編為大家一一揭曉。
3分鐘更加好吃, 面不會泡爛對嗎?好像也不是, 但凡親自泡過的人, 都有經驗, 有些面泡5分鐘, 味道也很不錯, 麵條仍然爽滑。
3分鐘, 是發明泡面的老闆確定的, 調研了一番後, 風行全世界。
1958年日籍臺灣人安藤百福, 在大阪府池田市發明了速食麵, 這位先生原名吳百福, 是名華裔。
其實, 3分鐘是一個心理學伎倆。 人在面對食物的時候, 等上3分鐘, 面的香味刺激加上等待, 會讓人胃口變好, 吃起來更加快樂, 覺得很美味。
如果超過了3分鐘, 等上5分鐘呢?人就有點兒失去了耐心, 期盼心減弱, 那種將要得到的心理愉悅, 峰值下降, 會覺得沒那麼好吃了。 食物氣息對鼻腔的刺激也開始有點習慣了, 有點麻痹了。
全世界都是如此心理, 所以, 全世界的泡面, 都勸告你儘量泡3分鐘。 這個道理電影《麥兜》中也提到過, 一口火雞的滋味, 在將吃未吃時, 香味達到了巔峰。
誰都知道吃泡面只能滿足基本營養, 長期吃不利於健康, 但有時候就是控制不住偷懶和泡面的香味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