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
清熱涼血, 散瘀止痛。 用於溫毒發斑, 吐血衄血, 目赤腫痛, 肝鬱脅痛, 經閉痛經, 症瘕腹痛, 跌撲損傷, 癰腫瘡瘍。
【性味歸經】:苦, 微寒。 歸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 散瘀止痛。 用於溫毒發斑, 吐血衄血, 目赤腫痛, 肝鬱脅痛, 經閉痛經, 症瘕腹痛, 跌撲損傷, 癰腫瘡瘍。
《本經》:主邪氣腹痛, 除血痹, 破堅積, 寒熱疝瘕, 止痛, 利小便, 益氣。
《別錄》:通順血脈, 緩中, 散惡血, 逐賊血, 去水氣, 利膀胱大小腸, 消癰腫, 時行寒熱, 中惡腹痛, 腰痛。
《藥性論》:治肺邪氣, 腹中疞痛, 血氣積聚, 通宣臟腑擁氣, 治邪痛敗血, 主時疾骨熱, 強五臟, 補腎氣, 治心腹堅脹,
《日華子本草》:治風補勞, 主女人一切病並產前後諸疾, 通月水, 退熱除煩, 益氣, 天行熱疾, 瘟瘴驚狂, 婦人血運, 及腸風瀉血;痔瘺、發背、瘡疥, 頭痛, 明目, 目赤, 胬肉。
《開寶本草》:別本注雲, 利小便, 下氣。
《滇南本草》:瀉脾火, 降氣, 行血, 破瘀, 散血塊, 止腹痛, 退血熱, 攻癰瘡, 治疥癩。
《藥品化義》:瀉肝火。
赤芍的作用
抗血栓形成作用。
赤芍煎劑15-20g(生藥)/kg給大鼠灌胃, 使血栓形成時間明顯延長, 長度縮短, 重量減輕;凝血酶原時間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 優球蛋白溶解時間縮短, 表明對血凝有顯著抑制作用。
降血脂作用。
赤芍浸膏片5g(生藥)/kg, 每日服1次, 連用10-15星期, 使高脂血兔的血漿總膽固醇(Tch), 三醯甘油(TG),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h)、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h)顯著降低。
抗動脈硬化。
赤芍抗動脈硬化的機制可能與改善脂蛋白組分比值、降低血漿過氧化脂質、減少鈣沉積於動脈壁, 抑制血小板聚集, 調節TXA2/PGI2平衡和啟動腺苷酸環化酶而增加動脈壁內cAMP濃度等有關。
保肝作用。
赤芍注射液3.3mg/ml, 1.67mg/ml和0.7mg/ml, 對體外培養肝細胞的DNA合成有明顯促進作用, 對肝細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復有良好影響。
抑制體液免疫。
可顯著抑制溶血素生成, 其醇提物對小鼠脾臟玫瑰花結形成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