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胎盤早剝的概念, 很多孕婦都不熟悉, 然而從字面上看也知道並非什麼好事, 胎盤早剝是指妊娠20周以後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 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 那麼, 胎盤早剝什麼時候檢查最好呢?
1.輕型:
腹部檢查, 子宮軟, 壓痛不明顯或僅有輕度局限性壓痛。 其大小與妊娠月份相符, 胎位、胎心音清楚, 但如出血量較多, 則胎心率可有改變。 短時間內結束分娩, 產後檢查胎盤, 可見胎盤面上有凝血塊及壓跡。
2.重型:
腹部檢查, 子宮觸診硬如板狀, 有壓痛, 尤以胎盤附著處最為明顯, 但如胎盤附著於子宮後壁,
3.超聲檢查
重型胎盤早剝根據臨床檢查即可確診, 對於臨床表現不嚴重, 檢查不能確診者, 可作超聲檢查。
4.化驗檢查
血常規、血小板、出凝血時間及血纖維蛋白原等有關dic化驗;尿常規, 在重型胎盤早剝病人, 尿蛋白常為、或更多。 對急症病人, 可採用操作簡便的全血凝塊觀察及溶解試驗估計纖維蛋白原含量, 以便及早診斷是否併發凝血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