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臍炎最常見。 起初僅見臍部與周圍組織發紅腫脹, 有粘性或膿性分泌物, 有臭味。 如不及時治療, 可引起腹壁蜂窩組織炎, 形成膿腫、壞死, 細菌可沿尚未閉合的臍血管侵入血循環, 造成敗血症。
(2)臍肉牙腫是臍炎長期未治癒的結果, 或是臍部誤用爽身粉、臍帶粉、滑石粉等異物刺激, 臍內長出息肉樣櫻紅色腫物, 表面有膿性分泌物。
(3)臍疝這是由於小兒臍部周圍腹肌發育不全或肚臍疤痕組織薄弱, 一旦小兒啼哭、咳嗽等致腹壓增大時, 腹內一部分臟器, 如腸、腸系膜, 就會從此薄弱處疝到皮下組織而形成臍疝,
(4)臍膨出在臍帶部位有腹腔臟器向腹外突出, 臟器外表只有一層腹膜和羊膜構成的囊膜覆蓋, 表面並無皮膚。 膨出的臟器在腹壁清晰可見。 如不及時治療, 一旦囊膜破裂, 內臟暴露, 可併發腹膜炎、敗血症。 故一旦診斷, 應儘快手術修補。
(5)臍濕疹表現為肚臍內及臍周皮膚上有小的紅色丘疹或皮膚糜爛、滲液, 反復發作, 難以消失。 可用3%硼酸溶液濕敷, 或用中藥苦參、地骨皮、細辛煎水洗, 然後塗黑豆餾油軟膏。 臍炎是新生兒常見疾病, 常因臍帶脫落過早或過遲, 以及臍帶護理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