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孩子愛攀比 爸媽可以這樣做

媽媽講述:孩子愛攀比

我們家的經濟條件還不錯, 兒子牛牛從小就生活在富裕的物質環境裡, 再加上我們對他寵愛有加, 現在的他不僅頑皮淘氣, 還養成了隨心所欲的習慣。 想要什麼一定要得到, 否則就大哭大鬧, 恨不得把整個家給鬧翻。

一天, 牛牛的好朋友壯壯來我們家玩, 手腕上戴著一塊小手錶, 牛牛看著很羡慕。 等壯壯一走, 他就開始跟我哭鬧, 非要讓我給他買一塊更漂亮的手錶。 最後, 經不過他的鬧騰, 我們專程去外地給他買了一塊很酷的小手錶。 我們也知道, 助長孩子的這種攀比心理不好,

但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教育他!

孩子講述:愛攀比有原因

孩子本是單純的, 在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成長過程中, 父母的言傳身教、社會環境都影響著他們。 攀比, 不只是從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問題, 更是一種社會問題在孩子身上的折射。 未成年人對自我的認識、對社會的認識都不足, 且易受外界干擾。 現在多是獨生子女, 父母總是把“最好的”都給孩子, 加上整個社會的風氣, 白紙一樣的孩子不受影響談何容易?

1、社會大環境對“我”的影響。

現在是比附之風盛行的社會, 這種環境為幼兒攀比心理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人往高處走, 水往低處流”本是一種社會思潮, 其本身並無什麼醜行劣跡可供人置喙。 但在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

這種社會思潮開始改變了, 變成了一種攀比, 一種表達優越感和自我滿足感的行為。

2、家長對“我”的溺愛。

家長們對孩子的溺愛是幼兒攀比的一個重要條件。 有些家長不能正確區分愛與溺愛的界限, 以為孩子要什麼給什麼就是愛。 現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 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 家長對子女過份溺愛, 尤其是對獨生子女嬌生慣養, 不讓孩子參加勞動, 不為孩子參加有益活動創造條件, 不對孩子的錯誤行徑下猛藥, 因而養成了幼兒好逸惡勞、好高鶩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比吃玩、圖享受的不良習慣。 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 不計代價、不顧後果, 為求自己虛榮心的滿足, 與同伴進行盲目攀比。

3、不合理獎勵對“我”的影響。

獎勵是指通過一種積極的強化方式來影響幼兒行為的教育方法, 意味著對幼兒的正確認識和行為的肯定或高度評價。 滿足幼兒合理的獎勵可以激發幼兒的積極性, 但滿足不合理的獎勵會使幼兒進入一種誤區, 使幼兒認為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 為幼兒提出更多物質的要求奠定了基礎。

4、家長對“我”的影響。

家長的攀比心理是幼兒攀比心理主要原因。 很多家長自身存在著攀比心理, 孩子的攀比行為的出現正是家長們攀比心理的表現。 別人的孩子有什麼, 自己的孩子也要有什麼, 而且要比別人的好。 別人的孩子學什麼, 自己的孩子也要求他學什麼, 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與別人的孩子。

孩子在同伴中的優越感是家長們的我滿足。

5、家長自卑心理對“我”的影響。

家長的自卑心理, 也是導致孩子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些家長經濟不太寬裕, 怕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人欺侮, 讓人瞧不起, 當孩子說同伴有什麼東西時, 父母便迫不及待為自己的孩子買一份, 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

6、“我”天真幼稚的天性為攀比提供心理基礎。

幼兒天真無邪, 心靈純潔, 模仿能力和好奇心都較強, 易教易懂易模仿, 是學知識學本領的時期, 但幼兒未能辯別是非曲直, 真善美醜, 什麼都跟著學, 因此, 這種幼稚的天性為幼兒攀比提價了心理基礎, 常為父母所忽視。

${FDPageBreak}

爸媽可以這樣做:

現在的孩子, 接觸的東西多了, 攀比心也越來越嚴重了,

孩子的攀比心理是正常的一種反應, 它猶如一把雙刃劍, 就看家長們是任何去加以引導, 有些孩子, 在成績上你追我趕, 這到是好事, 可是有些孩子卻比上了誰家裡有錢, 零食吃的是什麼, 服裝鞋子穿的是什麼了。

其實, 攀比並非洪水猛獸, 俗話說“堵不如疏”, 孩子開始比較時, 我們首先得分清是“良性”的比較還是“惡性”的比較, 然後區別對待孩子的要求, 給孩子理性的指導。

1、家長要以身作則。

一忌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來比。 很多父母在訓導孩子時, 常會拿別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較, 這樣的刺激只會讓孩子消極, 並催生攀比心理。 每個家庭的教育背景、生長環境都不同, 也沒有什麼可比性。 二忌大人之間比較。 不拿自己的工作、能力、表現等去跟別人比較,要影響並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跟自己比,學會拿自己的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

2、教孩子學會理財。

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念,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標準。給孩子買東西時由孩子自己來付錢,讓他學會記帳,瞭解自己的索取與父母的付出。這不僅能讓孩子懂得感恩、節制消費,還能培養其家庭責任感。

3、家長不要過分疼愛獨生子女,防止出現攀比慣性。

作為家長,不要給孩子一切他想要的東西,這樣,很容易養成幼兒過度的自我中心的心理,不能對孩子千依百順,嬌生慣養、姑息遷就,很容量造成攀比心理慣性,不利於幼兒心理健康的發育。

4、學會“反攀比”。

孩子們在攀比的時候,最典型的理論就是“別人都有,所以我也應該有。”對付這樣的孩子,比較快速生效的辦法是實行反攀比。比如:小明雖然有新書包,可是你有新的滑冰鞋啊……

5、改變孩子攀比的焦點。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說明孩子的內心有競爭的傾向或意識,想達到別人同樣的水準或超越別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這種上進心理,改變孩子攀比吃穿、消費的傾向,引導孩子在學習、才能、毅力、良好習慣方面進行攀比。

6、把攀比適時變成動力。

當孩子攀比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不是不可以攀比,而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攀比的條件,從而巧妙地將攀比變成動力。如:孩子跟別人攀比新衣服新鞋的檔次,父母就可以鼓勵孩子積攢零花錢自己購買新衣服,從而形成節約意識,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7、從自身做起,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正確教導,家長、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影響。因此,作為家長、老師應該從自身做起,時刻為幼兒做好表率,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拼爹or鬥富 貴族式幼稚園攀比成風

走訪多家幼稚園,與前去接小朋友放學的家長攀談,不少家長表示孩子都會在幼稚園裡互相攀比,回家後,為滿足虛榮心向家長提出各種要求。

嚴母慈父會扭曲孩子心靈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缺失會導致哪些問題?專家在心理衛生知識大講堂上指出“嚴母慈父”會使孩子心靈扭曲。專家認為家庭教育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親密平等建設性的親子關係。

不拿自己的工作、能力、表現等去跟別人比較,要影響並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跟自己比,學會拿自己的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

2、教孩子學會理財。

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念,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標準。給孩子買東西時由孩子自己來付錢,讓他學會記帳,瞭解自己的索取與父母的付出。這不僅能讓孩子懂得感恩、節制消費,還能培養其家庭責任感。

3、家長不要過分疼愛獨生子女,防止出現攀比慣性。

作為家長,不要給孩子一切他想要的東西,這樣,很容易養成幼兒過度的自我中心的心理,不能對孩子千依百順,嬌生慣養、姑息遷就,很容量造成攀比心理慣性,不利於幼兒心理健康的發育。

4、學會“反攀比”。

孩子們在攀比的時候,最典型的理論就是“別人都有,所以我也應該有。”對付這樣的孩子,比較快速生效的辦法是實行反攀比。比如:小明雖然有新書包,可是你有新的滑冰鞋啊……

5、改變孩子攀比的焦點。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說明孩子的內心有競爭的傾向或意識,想達到別人同樣的水準或超越別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這種上進心理,改變孩子攀比吃穿、消費的傾向,引導孩子在學習、才能、毅力、良好習慣方面進行攀比。

6、把攀比適時變成動力。

當孩子攀比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不是不可以攀比,而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攀比的條件,從而巧妙地將攀比變成動力。如:孩子跟別人攀比新衣服新鞋的檔次,父母就可以鼓勵孩子積攢零花錢自己購買新衣服,從而形成節約意識,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7、從自身做起,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正確教導,家長、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影響。因此,作為家長、老師應該從自身做起,時刻為幼兒做好表率,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拼爹or鬥富 貴族式幼稚園攀比成風

走訪多家幼稚園,與前去接小朋友放學的家長攀談,不少家長表示孩子都會在幼稚園裡互相攀比,回家後,為滿足虛榮心向家長提出各種要求。

嚴母慈父會扭曲孩子心靈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缺失會導致哪些問題?專家在心理衛生知識大講堂上指出“嚴母慈父”會使孩子心靈扭曲。專家認為家庭教育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親密平等建設性的親子關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