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是女性的一個坎兒, 到了這時, 陽明脈開始衰弱了。 而陽明脈就是脾胃之經, 面部、胸部和腹部都是它經過的部位, 這裡的經脈氣虛、衰弱了, 自然要影響到面部和腹部的狀況, 開始出現面部憔悴、面色發黃、頭髮開始脫落等症狀。 所以說, 脾虛的女人老得快。
脾氣虛的女人老得快
女人最擔心的就是衰老, 所以她們會花很多錢去美容、塑身, 但這種效果往往是短暫的。 過了35歲, 大多數女性的肌肉會不同程度地失去彈性、皮膚失去光澤, 這兩點直接導致女人變成了“黃臉婆”, 並開始變得“垂臀平乳”。 而這些看上去不美的外表端倪,
這一點在《黃帝內經》中有過論述:“五七陽明脈衰, 面始焦, 發始墮。 ”這句話形容的是35歲女人的狀況:面容開始憔悴, 頭髮開始脫落, 種種衰老的跡象都是因為陽明脈開始虛弱、衰竭了。 “陽明脈”是什麼呢?指的就是脾胃之經, 而女人變老就是從脾氣虛弱開始的。
“脾氣虛”是中醫的概念, 大家常常說起這個詞。 很多人一說到脾氣虛, 就會想到消化不好。 事實上, 脾氣虛涉及的範圍遠不止消化方面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公佈過的健康指標, 描述的其實也都是脾氣的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判斷人健康、衰老與否的三大指標是——“說得快、走得快、拉得快”,
先說“說得快”。 一個語速很快的人, 首先得腦子清楚、思維靈敏。 要保證這一點, 大腦的供血至少要充足。 一旦大腦的供血不足, 人首先會犯暈, 頭腦不清晰。 而保證大腦供血的關鍵不僅在於血液是否充足, 更重要的是血管裡的血是否能正常地升到大腦去, 這種升血、泵血的功能就是中醫裡說的脾氣決定的, 中醫的術語叫“升清降濁”, 是脾氣的重要功能之一。
很多女性吃了飯後感覺困倦難耐, 坐在桌邊就能睡著了, 這在俗語裡叫“醉飯”, 就是因為脾氣虛。 吃飯之後, 脾氣全用在消化食物上了, 沒有餘力“升清降濁”, 所以飯後的大腦處於渾噩的狀態中。
“走得快”反映的是肌肉的協調能力和力量,
還有一點是“拉得快”, 就是大便痛快, 這也是衡量人是否健康、是否衰老的關鍵指標。 我們看看孩子, 除非他們因為上火暫時地大便乾燥, 否則大便一般都拉得很快。 孩子, 或者說年輕人, 解大便的時間很短, 可以速戰速決, 這種人一般都身體很壯實,
所以,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健康指標是圍繞西醫理論而產生的, 但是卻反映了中醫脾氣的特點。 可見, 中醫所說的“脾氣”囊括了身體健康的關鍵環節和器官, 一旦出現脾氣虛, 衰老和疾病便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