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勿過飽, 喝茶勿過濃”是流傳民間的養生指南。 常有人認為, 越濃的茶越具有提神、油切的效果, 其實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喝濃茶, 特別是老人, 可能會因為濃茶中過量的鞣酸成份, 影響營養吸收, 且咖啡因會引起心悸等問題, 在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冬季, 喝茶更需小心!
根據知名營養師、食療養生作家陳允斌指出, 茶飲講究搭配年紀、身體狀況、體質等“對症喝茶”的方式, 才能夠真正發揮以茶養生的作用。
濃茶咖啡因高 與胸悶
茶葉中普遍約含2%至4%的咖啡因, 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 產生興奮的感覺, 有助於振奮精神狀態。
臺灣衛福部建議, 成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應不超過300毫克。 根據美國梅奧診所Mayo Clinic資料顯示, 一杯8盎司(約237毫升)的紅茶, 可含14至70毫克的咖啡因, 若是標榜“低咖啡因”的紅茶, 也還是含有約0至12毫克的咖啡因。 綠茶相對含有較少咖啡因, 約24至45毫克。 茶葉越濃, 咖啡因越高。
濃茶鞣酸高 影響蛋白質和鐵吸收
茶葉中含有鞣酸, 鞣酸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 若與肉類、蛋類、豆製品、乳製品等食物中同時食用, 容易形成不易被消化的鞣酸蛋白凝固物,
此外, 鞣酸也會與鐵元素發生反應, 使得鐵的吸收不好, 有缺鐵、貧血、造血功能不佳的老人, 更要注意。
對症喝茶 養生無負擔
食療養生作家陳允斌於著作《救命茶!善人偏方》一書中, 針對老人開出幾帖養生茶飲, 以一些桂圓、山楂等食材泡茶, 達到暖胃強身的效果, 也可避開一些茶葉副作用。
帶殼桂圓茶
功效: 預防記憶減退、心神不寧、補血養心。
材料:帶殼的幹桂圓500克。
作法:
1.將桂圓放在麵粉水中泡10分鐘, 沖洗乾淨。
2.加7杯清水下鍋, 水開後轉小火煮1小時左右, 直到湯汁的顏色變深, 大約煮到剩2 杯水時關火。
3.過濾出桂圓水, 晾涼後裝瓶,
4.每次取半杯, 放入隨身杯, 直接飲用, 或加開水稀釋飲用。
提醒:桂圓殼袪風、桂圓核袪濕、桂圓肉補血, 用桂圓泡茶, 比較平和, 適合日常保健。
山楂甘草茶
功效: 清咽、利嗓。 秋冬季常喝可以增強免疫力。 有利活血化瘀, 常喝可以改善血黏稠度、軟化血管, 適合血瘀體質的老年人。
材料: 幹山楂300克、甘草60克。
作法:
1.把山楂和甘草分成10份, 放入10個茶包袋中。
2.每次取一袋放入隨身杯, 用滾水沖泡, 燜20分鐘後飲用, 可以重複沖泡。
提醒:感冒、痰多、噁心嘔吐時, 不適合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