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質期又稱最佳食用期, 國外稱之為貨架期, 指食品的標籤指明的貯存條件下, 保持品質的期限。 在適宜的貯存條件下, 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如果色、香、味沒有改變, 在一定時間內可能仍然可以食用。 而另一種叫保存期, 即產品可食用的最終日期。 在保存期之後, 食品會發生品質變化, 產生大量致病細菌, 如果食用, 則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和急性傳染病。 所以, 過了保存期的食物, 必須做丟棄處理。
誤區二:不浪費就是“美德”
很多人認為, 食物過期後只是口感變差、風味改變、品質下降,
誤區三:冰箱等於保鮮櫃
部分市民以為, 只要把食品放到冰箱裡就不會變質。 事實並非如此。 很多微生物繁殖的適宜溫度範圍在4℃—60℃, 而大部分冰箱冷藏溫度並沒有達到4℃以下, 即使達標, 也只能延緩細菌的生長繁殖, 卻並不能殺滅微生物。 此外, 長時間存放的食品往往會發生冰晶析出、裂縫、粘連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