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發表在國際雜誌Virology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 來自凱斯西儲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 名為短鏈脂肪酸代謝產物(SCFA)的牙周病細菌代謝副產物或可以喚醒T細胞中的休眠HIV, 並且促進HIV的複製, 這項研究發現或許可以幫助解釋, 為何相比無牙周病的HIV患者而言, HIV感染的牙周病患者機體中的病毒含量較高。
研究者推測, 引發牙周病的細菌的代謝副產品或許會利用相似的機制來改變基因表達, 從而喚醒HIV;對於HIV感染的牙科病人而言, 本文研究或可幫助治療患者的疾病。 文章中, 研究者對SCFA和T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感到非常驚訝,
研究者Ye說道, 人類機體中都有存放靜息T細胞的儲存庫, 以便隨時“清醒”過來對炎症產生反應, 而當個體處於健康狀態, 這種T細胞存儲庫是不會被使用的;但對於HIV感染者來講, 這些T細胞就會攜帶休眠狀態的HIV, 在病毒喚醒之前其會處於一種休眠期;去年研究人員就發現了一種名為丁酸的代謝副產品可以誘導一系列事件發生, 從而重新啟動和病毒相關的卡波西肉瘤的發病, 卡波西肉瘤是HIV患者常見的惡性腫瘤。
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將範圍擴大至所有的SCFA副產物,
日常生活容易傳播愛滋病嗎?
愛滋病有具體的傳播途徑, 總體來講是血液、性、母嬰傳播。
血液傳播分兩種方式, 一種方式靜脈吸毒, 共用注射器, 這種途徑進行血液傳播。 還有血液製品, 過去我們國家一些省份, 有些人賣血, 輸入污染血液, 造成感染HIV病毒, 這是血液傳播的途徑。
還有一種途徑是母嬰傳播, 母嬰傳播一定是有一個HIV陽性的母親, 她在懷孕過程中,
上述血液傳播也好母嬰傳播也好, 都不是愛滋病傳播主要途徑, 愛滋病傳播最主要途徑還是性傳播。 尤其是無保護的性行為, 這種是傳播的主要途徑。
目前HIV抗病毒療法可以抑制感染HIV的細胞進行病毒的複製, 但這並不影響靜息狀態T細胞中的病毒, 隨著患者牙周病的痊癒, 休眠狀態的HIV就會被機體免疫系統進行有效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