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 老年胃病主要由脾胃虛寒及肝胃不和引起, 因此注重以活血化瘀、補養正氣來改善脾胃功能, 提高人體正氣, 緩解慢性胃炎症狀。
釀造黃酒的主要原料有糯米、黃米、小米、黑米和玉米, 營養豐富, 側重於滋補。 除了緩解“老胃病”的疼痛以外, 少量飲用黃酒還可幫助通絡活血, 祛風除濕, 使身體溫暖起來, 很多老人到了秋冬季節會手腳冰涼, 畏寒怕冷, 稍微吃一點涼性食物, 常常感到從胃裡生出一股寒氣來, 並且容易發生腹瀉。 如果在吃魚類、海鮮時溫一點兒黃酒佐餐,
老年人飲用黃酒最好是燙熱喝, 即飲用前將盛酒器放入水中燙熱或隔火加溫。 黃酒雖然含酒精濃度較低, 但由於其釀造工藝, 其中仍含有極微量的甲醇、醛、醚等有機化合物, 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 隔水燙熱至70℃後再喝, 上述有害物質就會隨溫度升高而揮發掉大多數。 飲用也要適量, 一般以每天不超過150毫升為度。
清代著名文人曹廷棟養生不求助於醫藥,
活了90餘歲。
他在六旬時受胃病困擾,
飲食難安,
身體瘦弱,
精神不振,
後堅持每日飲用少量黃酒,
溫煦脾胃,
身體逐漸好轉起來。
他在老年養生專著《老老恒言》中,
建議中老年人在秋冬季節飲少量黃酒來“鼓舞”胃氣。
當然酒的功效也僅僅在於飲用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