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姐是某裝飾公司的設計師, 因為工作繁忙, 平時缺乏鍛煉, 一到冬天手腳冰冷, 晚上更是久久不能入睡。 這種情況已經伴隨鐘小姐好多年了。 一次, 她和朋友們聊起這個情況, 朋友們紛紛表示自己都是這樣, 難不成得了什麼病?鐘小姐諮詢了老中醫後, 恍然大悟。 原來這種情況, 就是中醫所說的“腎陽虛”的表現, 也就是俗稱的“冷底”或是“寒底”。
血糖太低易“冷底”
據老中醫介紹, “腎陽虛”的情況在以下人群較多見:
體型太瘦小的女生, 體質較差的人群。 體型較瘦、虛寒體質的女生最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
血糖太低或低血壓的人。 食物是身體很重要的熱量來源, 如果你減肥過度、餓過了頭, 讓血糖太低時, 都會有手腳冰冷的現象。 而低血壓時, 血液迴圈也會不佳, 疲勞、身體衰弱時, 血壓容易降低, 就會手腳冰冷。
工作壓力過大的人群。 因為工作緊繃的壓力或時間逼迫的壓力, 都會讓手腳發冷發抖, 只要過了這個緊張時期, 就會慢慢恢復溫暖。
小竅門暖手腳
【注意保暖】對於非疾病原因的手腳冰涼, 要從日常生活各方面來著手, 快快開始運動、食療、吃藥膳、泡澡、按摩等等。
注意保暖, 美麗“凍”人要不得。
【合理飲食】合理飲食, 多補充維生素E, 多吃含煙酸的食物和B族維生素, 能擴張末梢血管, 多吃堅果、胡蘿蔔等溫熱性食物, 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飲。 適當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可促進血液迴圈。
堅持按時吃飯, 不要偏食、過度減肥, 讓身體儲存些適量的脂肪, 可幫助維持體溫。 如果, 預先知道今天因工作忙碌, 無法按時吃飯, 可先準備些餅乾、麵包, 或是人參茶等適時地補充熱量。
【曬後背】肩背部是我們身體採集自然界陽氣的主要部位, 主管、運輸人體陽氣最重要的七條經脈都在肩背部匯合,
【加強運動】加強運動, 一早起來做做運動, 讓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加速, 一整天都會充滿活力, 不容易發冷。 簡單的爬樓梯、原地跳躍等都有助於強化體溫調節能力。
【適當服用中藥】適當服用中藥, 中醫有驅寒補虛的中藥對手腳冰涼有特效。 比如人參、黨參、當歸、枸杞子、乾薑等中藥材, 這些中藥通常較適合虛寒體質的人。
【經常泡腳】冬天若能堅持經常泡腳, 最好用中藥煎劑, 對改善雙腳症狀有良好作用。 泡腳又稱足浴,
常用的泡腳液可以為:1、雞血藤、鎖陽各30克, 制附片10克, 加適量水煎成湯液。 2、川牛膝、懷牛膝、狗脊、制附片各15克, 加適量水煎成湯液。 3、延胡索、薑黃、虎杖、巴戟天各15克, 制附片、木瓜各10克, 花椒、生草各6克, 加適量水煎成湯液。 浸泡的次數, 可一天一次, 一天幾次, 也可幾天一次。
【按摩】按摩陽池穴能暖身, 陽池這個名字就意味著囤聚太陽的熱量。 陽池穴在人的手背手腕上, 位置正好在手背間骨的集合部位。 尋找的方法是, 先將手背往上翹, 在手腕上會出現幾道皺褶, 在靠近手背那一側的皺褶上按壓,
驅寒食譜
薑絲爆羊肉
羊肉切薄片, 生薑切細絲。 鍋內加油少許, 起旺火, 待油冒清煙時, 入花椒、八角, 炸出香味, 入薑絲略炒, 加入羊肉片翻炒, 加入鹽、味精, 出鍋時淋麻油即可。
大棗枸杞羊肉湯
羊肉切八分大塊, 在開水鍋中氽出血水備用。 大棗和枸杞洗淨備用。 鍋內加水, 放入羊肉, 蔥薑大料同煮。 煮半熟時, 加入大棗、枸杞和鹽, 再煮, 煮熟即可。 如果不喜歡羊肉的膻味, 可以與大棗同時加入桔子皮一兩片, 即可減輕膻味。
白胡椒煲豬肚湯
買豬肚一隻,反復用水沖洗淨。把約15克白胡椒打碎,放入豬肚內,並留少許水分。然後把豬肚頭尾用線紮緊,慢火煲1個小時以上(至豬肚酥軟),加鹽調味即可。另外,湯煲好後的豬肚酥爛滑軟,切條裝盤,再撒上白芝麻和鮮醬油,是一道非常不錯的冷盤。
三香辣椒
紅辣椒(根據自己吃辣的程度,選擇辣椒品種),在爐火上烤幹至接近焦。花生米,炒熟至酥脆(芝麻也可);大蔥在爐火上烤至外層焦糊,剝去外層。以上三種原料,各自在臼中搗爛,然後再和成一起,加鹽和味精即可。
即可減輕膻味。白胡椒煲豬肚湯
買豬肚一隻,反復用水沖洗淨。把約15克白胡椒打碎,放入豬肚內,並留少許水分。然後把豬肚頭尾用線紮緊,慢火煲1個小時以上(至豬肚酥軟),加鹽調味即可。另外,湯煲好後的豬肚酥爛滑軟,切條裝盤,再撒上白芝麻和鮮醬油,是一道非常不錯的冷盤。
三香辣椒
紅辣椒(根據自己吃辣的程度,選擇辣椒品種),在爐火上烤幹至接近焦。花生米,炒熟至酥脆(芝麻也可);大蔥在爐火上烤至外層焦糊,剝去外層。以上三種原料,各自在臼中搗爛,然後再和成一起,加鹽和味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