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來, 劉強除了頭長高了不少之外, 連臉上的粉刺也越來越多了, 甚至還出現了膿包囊腫, 又癢又疼。 劉強總是忍不住去擠, 結果擠出膿之後又變成了瘢痕疙瘩。 3年來面部痤瘡纏綿不斷, 屢治無效, 讓劉強這個21歲的小夥子懊惱不已。
再一次踏進醫院大門, 劉強對此次治療已經不敢抱太大希望, 因為害怕失望。 就診時, 只見其臉面頰部密密分佈這黑頭粉刺, 散在膿皰、囊腫, 成萎縮性瘢痕;兩頜部可見瘢痕疙瘩, 皮脂溢出明顯。 頸部、前胸、後背亦見多數類似之損害。 脈弦滑, 舌質紅絳。 醫生診斷為面皰, 即西醫所講的囊腫性痤瘡。
醫生認為劉強的囊腫型痤瘡屬於脾胃積熱, 薰蒸於肺, 日久痰瘀積聚所致, 因此從涼血清熱, 消痰軟堅入手, 開方如下:生地, 丹皮, 赤芍, 公英, 蚤休, 夏枯草, 昆布, 海藻, 炒三棱, 炒莪術。 水煎服, 1日1劑。
上藥服用2l劑後, 劉強明顯感到自己的痤瘡逐漸減輕, 囊腫較平, 且已不常起膿腫。 因此, 二診時, 醫生將藥方改為丸劑, 以便長期服用。 藥房組成:生地, 丹參, 赤芍, 昆布, 海藻, 炒莪術, 公英, 蚤休, 夏枯草。 1日2次, 每次服9g。
服用丸劑不到3個月的時間, 劉強的囊腫已基本平復, 面部“慘狀”已大大改觀。 如今的劉強信心倍增, 除了按時用藥外, 整個人也開朗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