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多走路可緩解痛經嗎

“一拜姨媽, 保佑來得准;二拜姨媽, 保佑來不疼!”一段時間以來, 微博、網路空間流行拜“姨媽神”。 “姨媽”是誰?就是那個不來想念, 來了討厭, 讓女同胞們每月那幾天愁眉苦臉的“大姨媽”。 為了祈求生理期一切正常, 女人們不得不對“姨媽神”頂禮膜拜。

“痛經女戰士”們不僅拜神, 還要遍尋秘方, 喝姜湯、敷熱水袋、做仰臥起坐、經期運動, 甚至偉哥、速效救心丸之類與痛經不沾邊的藥, 都試過了。

很多人認為疼經是正常現象, 實際上一些痛經可能是疾病。 而網上流傳的一些治痛經的偏方, 各有一定道理, 但要根據體質謹慎選擇。

而平時調理遠比經期胡亂止痛重要。

有些姑娘身體檢查沒問題, 可還是痛經, 各種方法試過, 大多只偶爾見效, 怎麼辦?大家對痛經治療的理解錯了。 平時調理更重要, 少吃生冷食物, 飯菜加熱食用, 冰箱水果解凍後食用;注意保暖, 月經前後注意休息, 保持良好情緒等。

有些人有“恐經症”, 經前緊張怕痛, “這種心理暗示會導致對疼痛的忍耐度降低, 輕微經痛也會被放大, 為下次造成陰影, 惡性循環。 ”

而有些女孩子一旦痛經就從網上翻找偏方, 這是錯誤的, 時機不對, 應在經期前進行適當運動或在醫生建議下調理, 目的是活血化淤, 益氣通絡, 在經期不適宜運動和進補。 這就是所謂的“月盈無補”:經期應該以通調暢達為順,

因勢利導, 經血下行為佳。 經期進補容易經血不暢, 加劇疼痛, 血塊增多。 而經期盆腔充血, 不適宜運動。

而網上偏方雖有一定道理, 但常以偏概全, 沒有明確針對人群, 如果不明確自己的體質, 胡亂進補, 反容易弄巧成拙, 越補越痛, 最好諮詢醫生, 進行體質辨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