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情緒起伏。
十月懷胎, 一朝分娩的興奮會使產婦心理發生明顯改變:有的因精神亢奮導致失眠, 有的則會產生抑鬱情緒, 對自己照顧寶寶的能力不自信、對家人的反應過於敏感都可能導致情緒起伏過大而影響睡眠。
第二、寶寶哭鬧。
剛出生的寶寶不會表達情緒, 餓了、尿了、生病了都會大哭不止。 新媽媽產後體虛, 寶寶不分晝夜的哭鬧更使其疲于應付, 作息規律被完全打亂, 影響睡眠品質。
第三、飲食不當。
受情緒和寶寶哭鬧影響, 新媽媽往往不能按時吃飯、食欲不振,
改善睡眠品質, 新媽媽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一日三餐按時、適量吃, 晚餐別吃太飽。
多攝取高纖維蔬菜和水果, 如菠菜、南瓜、蘋果等, 減少動物性蛋白質及白米飯、甜食等的攝入。 多吃富含色氨酸的食物, 因為色氨酸能使腦神經活動暫時受到抑制, 產生困倦感。 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香蕉、葵花子、芝麻、豆腐、黃豆、魚、肉、奶類食物等。
2、睡前3小時適量運動。
不會讓人太過興奮, 又能幫人安然入睡。 另外, 每天保持半個小時的運動量, 室內散步或在陽光充足的天氣到戶外散步, 都有助於調整身心狀態, 改善睡眠。
3、寶寶夜裡哭鬧, 新媽媽不要急於抱起或餵奶,
注意識別寶寶哭鬧的原因, 並掌握正確的處理辦法。 在寶寶睡眠形成規律後, 新媽媽的睡眠環境也會得到改善。
4、穴位按摩緩解疲勞。
取湧泉、太溪、失眠三穴, 用指端按掐穴位各3~5分鐘。 如果結合溫水洗足後按摩效果更佳。
若經以上調理, 新媽媽睡眠情況還得不到明顯改善, 就要引起注意。 產後睡眠品質影響產褥期心理、生理的全面恢復, 易形成不良的神經心理反射, 還會造成新媽媽晨昏顛倒, 生物鐘紊亂, 免疫力下降, 內分泌失調等嚴重後果, 並影響乳汁分泌, 危及寶寶健康。 此時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