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怎麼辦?嬰幼兒發燒後, 媽媽不要亂了陣腳, 應要沉著冷靜的應對, 這樣可以防止錯誤的護理方式傷害到孩子的健康哦。 今天, 小編就來為心急的媽媽介紹寶寶發燒吃什麼以及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寶寶發燒吃什麼好
補充水分
水勝過藥, 發熱身體出汗多, 勤喂溫水進行補充很有必要。 半歲以內嬰兒, 繼續採用母乳餵養。 母乳易消化, 能保證營養需求, 可補充水分。 人工餵養, 可喂稀釋全脂奶, 即2份奶粉加1份水(2:l), 此時嬰兒雖然奶量減少些, 但補充了水分, 更利於幼兒消化吸收。
幼兒發熱宜以飲白開水,
流質飲食
發熱幼兒, 飲食調理以流食為主, 如奶類、藕粉、奶類(少油)等。 也可喝些綠豆湯、冰西瓜、以助降溫, 利尿抗病。
但對伴有腹瀉的幼兒(6個月以內), 抵抗力差, 胃的蠕動弱, 冒粘膜耐受性差, 則冷飲不利於身體康復, 應禁食之。
當孩子體溫下降, 食欲好轉時, 可喂半流質, 如肉末粥、麵條、稀飯、蛋花粥、配些易消化的某(清花魚)。 飲食宜以清淡, 易消化為原則, 油、鹽宜少, 少量多餐, 切忌吃辛辣和刺激食品。 但不必忌口, 以防營養不良, 抵抗力下降。
服糖鹽水
幼兒發熱伴腹瀉, 可多次服用。 服糖鹽水。 配置比例500毫升水加一小匙糖和半酒瓶蓋鹽混合。
對發熱伴咳嗽小兒, 不能進食過多以防嘔吐, 宜吃易消化食物, 少吃海鮮和過鹹過膩的食物, 以防引起過敏和咳嗽, 加重症狀。
接下來, 再來看看寶寶發燒哪些事情不能做吧。
寶寶發燒不能做的事情
不能用肉湯補充營養:高燒也可以導致各種營養素的代謝增加, 氧消耗量增加, 因此注意給寶寶補充營養是對的。 但是通過給寶寶喝肉湯的方法補充營養的做法卻是錯誤的。
在寶寶發燒的時候, 應該給寶寶以流質、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例如稀粥、菜湯、果汁、雞蛋羹等。 另外, 還要給寶寶充足的水喝, 最好是鹽水。 這樣做一方面可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 另一方面可達到降溫的目的。
不能以為燒退就是病癒:在日常生活中誤認為燒退了就代表病就好了的家長大有人在, 這樣的誤區往往導致寶寶再次發燒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誤治療。 發燒只是某種疾病表現出來的一個單一症狀, 燒退只表明寶寶的機體產熱與散熱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
別認為體溫一高就是病:寶寶患病容易發燒, 但體溫高未必就是有病, 因為寶寶體溫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 例如在傍晚時, 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要高一些;還有吃奶、運動、哭鬧、穿得過多等原因均可使寶寶體溫暫時升高達37.5℃, 偶而達到38℃, 尤其是新生兒或嬰兒更容易受以上條件影響。
另外, 測體溫的方法和時間也影響所測體溫的真實數值, 如腋表、口表、肛表所測數值依次相差約0.5℃, 即腋表最低、肛表最高。 測腋溫的時間應以10分鐘為佳。 因此, 寶寶體溫暫時升高, 只要全身情況良好, 又無自覺症狀, 可以認為正常。
不同寶寶的情況狀況不同, 媽媽可以在寶寶的身體狀況良好的時候測量一下, 以掌握自己寶寶的體溫到底是多少。 一般來講, 正常體溫在36-37度之間。
不能幫寶寶洗澡:其實給寶寶用溫水洗澡, 實際上也是一種降溫措施, 醫學上稱為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可以防止高溫造成的各種不良後果。
寶寶發燒怎麼辦?正確的護理才能加快痊癒的速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