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肝虧損, 精氣不足, 難以養目, 故常出現老眼昏花而影響視力。 這種功能性退行性視力減弱, 可用古食療方延緩其視力進一步衰退。 這些方劑對夜盲症、視神經萎縮、中心性視網膜炎、初期白內障, 也有一定治療和預防作用。
1、胡蘿蔔粥 取胡蘿蔔適量, 切碎, 與250克大米共熬為粥。 此方為《本草綱目》介紹, 可常服, 有益無損。 尤對夜盲效佳。
2、雞肝羹 取雞肝一具, 洗淨切碎, 加大米250克, 豆豉20克, 同煮服。 此方對眼花視物不清有效。
3、桑椹糖 取500克桑椹搗, 泥煎水, 去渣濃縮, 再與500克白糖熬煎, 待液起黃色並能拔細絲時, 傾倒在塗有麻油的大理石石板(或不銹鋼板)上,
4、醬醋羊肝 將羊肝洗淨切片, 裹芡素油爆炒, 調以醬油、醋、料酒、薑。 此方可為中心性視網膜炎、視神經萎縮者常有的桌上菜。
5、二子雞頭湯 取青葙子30克, 女貞子30克, 與兩個雞頭同煮服。 此方對肝血虛, 虛火上浮所致的眼疾有效, 高血壓者頭昏尤宜。
6、紅肝丸 取紅花10克, 與250克豬肝共剁為泥, 加芡少許, 蒸丸服。 此方對血虛兼瘀者適宜;對白內障術後眼中血絲, 有提前散盡的作用。
7、枸杞蛋 用枸杞20克, 與兩枚雞蛋調勻蒸服。 此方對肝腎不足的頭昏多淚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