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馬格尼研究後指出, 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的個性特徵是依賴、神經質和焦慮。 對此, 已得到醫學界的廣泛承認。
有人對一組用胃鏡檢查確診的十二指腸潰瘍病人進行研究, 發現這些病人情緒大都不能穩定, 常為自以為不該做而做了的事感到緊張(占72.5%), 他們還經常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擔憂, 或無緣無故地懷疑自己患上了什麼病(占88.24%), 遇到難堪的經歷後則會在很長時間內感到難受(占82.35%)。 上述情況在和其他人員進行對比時, 有非常顯著的差別。
還有人發現, 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常常將自己的情緒壓抑在內心裡,
依懶性也是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的一大心理特徵, 他們往往缺乏主見, 遇事緊張、驚慌, 自己對完成某項工作總感到有壓力, 喜歡依賴於別人, 附屬於別人之下, 以為這樣才有安全感。 這種依賴性還表現在主觀努力性差, 進取心理不強烈等。
發現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的上述心理特徵有雙重重大意義, 一是可以幫助一部分病患者早期接受檢查確診;二是可以告誡已被確診為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 要想讓病情痊癒, 克服和糾正依賴、神經質和焦慮心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點。
臨床發現, 十二指腸潰瘍的男女發病串差異明顯,
胃酸過多是病因之一。 有人指出:“沒有胃酸, 即沒有潰瘍”, 多數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的胃酸分泌增加。 胃酸是由胃的壁細胞分泌的, 正常情況下的男性為10億, 而女性僅為8億, 壁細胞總數的增加與胃酸分泌的增高成正比, 這就是男性易患潰瘍的先天條件。
胃酸的分泌是定時定量的,
但如果飲食無節制,
暴飲暴食,
或空腹時間過長,
情緒激動,
過度疲勞,
煙酒刺激,
都可使胃酸分泌過多,
導致十二指腸潰瘍。
男青年正好符合這些條件。
保健指導原則
1.急性發作期應注意休息,
要勞逸結合,
避免精神緊張及情緒不穩定。
2.禁用損傷胃粘膜的藥物, 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3.停止進食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食品, 如油煎食品、辛辣食品、濃茶咖啡等。
4.進餐應有規律, “少吃多餐”, 可在餐間加吃些餅乾和糕點。
5.戒煙、戒酒。 煙酒可延遲胃炎的好轉和潰瘍的癒合。
6.在醫生指導下, 正確服用各類藥物。
7.不宜過多飲用豆乳等, 因此類食品較易引起脹氣。
8.定期檢查, 遇有症狀明顯變化, 應及時就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