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骨髓炎是由各種感染因素造成的一種骨髓炎症, 根據病程的長短可以分為急性化膿性骨髓炎和慢性化膿性骨髓炎。
以下是化膿性骨髓炎的專方治療:
(1)複骨東加野靈膏
組成:①內服方(複骨湯):金銀花20克, 黃芪30克, 野葡萄根30克, 鹿角片10克, 川芎10克, 蚤休10克, 當歸8克, 熟地20芯 克, 補骨脂15克, 白芷5克, 炙甘草5克;②外用方(野靈膏):野葡萄根40%, 榔樹皮40%, 川柏20%, 凡士林8:2。
加減:內服方:熱重加野菊花、蒲公英;陰虛加生地、知柏地黃丸;血虛加熟地、當歸;用率虛加冬術、炒淮山藥;濕重加蒼術、苡仁、藿香。
用法:內服方, 每日1劑, 水煎, 2次分服。
療效:治療35例, 臨床痊癒25例, 好轉8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4.3%。
(2)雞紅湯
組成:①內服方:雞屎藤30克, 紅孩兒15克, 蔗糖為引;②外用方:膿多時用雞麻莽粉(雞采藤、芋麻蔸、水莽根三藥等量, 加食鹽少許, 共研細末);膿液稀少時用雞莽粉(雞屎藤100克, 冰片20克, 水莽根30克, 共研細末);有死骨時用樟蜣散(樟樹皮100克, 蜣螂50克, 共研細末)。
用法:內服方, 每日1劑, 水煎, 分2~3次服。 外用方, 均適量外敷瘡口, 每日1次, 膿液特多可1日2~3次。 有竇道或瘺管者, 用紅升丹藥線插人, 外敷蟑蜣散。 如死骨不易撥出配合手術治療。
療效:共治療198例,
(3)骨髓炎丸加提毒散
組成:①內服方(骨髓炎丸):蛇蛻500克, 露蜂房500克, 血餘炭500克, 炙象皮250克, 土蠍250克, 蜈蚣100條, 守宮100條, 穿心蓮60克;②內服方(解毒消炎湯):金銀花30克, 玄參30克, 當歸30克, 白花蛇舌草15克, 赤芍15克, 甘草15克, 守宮1~3條;③外用方(提毒散):乳香15克, 沒藥15克, 血竭10克, 輕粉5克, 蜈蚣15條, 蟾酥1.5克, 冰片1克, 麝香0.3克。
加減:內服方(解毒消炎湯)毒火熾盛加穿心蓮、三焦;用中脹不消加苡仁、土蟲;排膿不暢加穿山甲、皂角刺;瘡口經久不斂加黃芪、黨參。
用法:骨髓丸共為極細面, 水泛為小丸, 百草霜為衣, 每次服1.5~3克, 每日2次;解毒消炎湯, 每日1劑, 水煎, 分2次服。 外用方:共研極細面, 撒瘡面上, 上蓋紅油紗條或貼膏藥。
療效:共治療32例,
(4)烏白散加紅丹粉
組成:內服方(烏白散):蜀黍炭2.5克, 烏蛇3.5克, 烏木屑0.05克, 珍珠0.05克, 血餘0.5克, 百草霜7.5克, 白花蛇1.5克;外用方(紅丹粉):紅升丹2.5克, 白降丹2.5克, 輕粉0.5克, 煆石膏0.5克。
用法:內服方, 先將白花蛇、烏蛇用滑石粉燙至微黃, 涼後粉碎;白花蛇去頭、皮, 再將珍珠碾細水飛, 將以上七味藥碾細過篩, 調勻即可。 每日晚飯後兩小時服, 每次1包, 溫開水沖服。 外用方:將竇道及創口消毒洗淨, 分別將紅丹粉或藥條放人竇道內, 每日換藥1次。
療效:共治療94例, 痊癒67例, 顯效5例, 有效18例, 元效中4例, 總有效率為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