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膝關節炎患者應少用激素

膝關節炎是老年比較常見的關節炎之一。 得了膝關節炎, 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治療方法?是中醫治療, 還是西醫的療效好?其實, 這些都沒有準確的答案。 但要提醒患者的是, 在採用西醫治療方法的時候, 膝關節炎患者應少用激素, 為什麼呢, 請看下文介紹。

膝關節炎要用激素嗎?從治療的角度說, 絕大多數患者不需要用激素。 使用激素有很多副作用, 不少老年都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 用激素會加重這些疾病。 另外, 用激素會引起骨質疏鬆, 加速老年的脫鈣, 這樣又加劇了膝關節炎。

中醫認為, “急則治標,

緩則治本”。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 比如膝關節積液特別明顯, 關節腫脹、疼痛很重, 可以抽出來關節液, 往關節腔裡頭打一些長效激素, 促進炎症吸收, 對病情緩解有好處。 所以, 激素只限於在局部注射, 以加速炎症的吸收, 平時不必口服激素。 很多鎮痛藥裡都含有激素, 包括“強的松”、“地塞米松”、“氟美松”等。 所以, 患者有病不要自己隨便到藥店去買藥, 以免耽誤病情。

非激素抗炎藥又叫非甾體抗炎藥, 應用非常廣泛。 此類藥物有很多種, 其作用時間、起效時間、持續時間等都有差別。 有的藥起效非常快, 吃了15分鐘就起效, 但持續時間可能只有3個小時;有的藥起效很慢, 要五六個小時才能起作用, 但是能持續兩天。 如果病情不是特別重,

可以選用一些長效的藥, 這樣比較方便, 一天兩天才需要吃一回藥;如果疼痛比較重, 需要用一些短效的口服藥物, 15分鐘就起效。 非甾體類藥也有副作用, 比如容易引起胃腸道的潰瘍、出血等, 所以不能長期使用。

膝關節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 中醫在緩解疼痛症狀和延緩病情發展等方面有一定療效。

推拿按摩療法

患者自我按摩時, 膝關節自然伸直, 大腿肌肉放鬆, 用手掌在膝關節周圍和大腿股四頭肌部位做輕柔緩和的按揉動作, 一定不要在皮膚上摩擦, 而要帶動皮下組織一起活動。 這樣可以緩解肌肉痙攣, 放鬆關節。 在此基礎上, 用拇指與其餘四指相對提起捏拿膝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肉等軟組織。

用拇指按壓, 對膝關節周圍的痛點,

或痛性筋結、索條, 可以稍用力揉撥、刮動, 松解髕骨周圍筋膜粘連, 有利於緩解或消除疼痛。

中藥內服外洗

膝關節炎屬於中醫痹證範疇。 中醫認為“諸筋皆屬於節”、“膝乃筋之府”、“肝主筋, 腎主骨”, 說明膝病與筋脈、肝腎密切相關。

中藥治療要辨證用藥, 分三期四型, 急性期多屬於濕熱痹, 治療期辨證為風寒痹和淤血痹, 恢復期屬於肝腎虛痹。 前兩期屬於實證, 後期屬於虛證, 有實有虛, 有寒有熱, 四型各有特點, 可以對號入座。

有一個外洗的中藥方, 祛風通絡, 溫經散寒, 利水消腫, 活血止痛:伸筋草20克、透骨草20克、紅花15克、川椒10克、海桐皮20克、五加皮20克、牛膝15克、防風10克。 水煎熏洗熱敷患處, 每天兩次, 每次20分鐘。

鈹針松解減壓

鈹針比小針刀還要細,

是根據傳統的經筋痹痛學說和現代的軟組織張力學說而設計的。 鈹針療法, 針對膝關節周圍的痛點, 松解、減壓、減張。 具有創口小、不出血、痛苦小、無需麻醉、定位準確、松解較為充分的優點。 在門診就可以操作, 是一種微創治療。

眾所周知, 西醫方法見效快, 效率高, 但是中醫治療一般著重於去除根本。 在上文中, 還整理了一些中醫的治療方法, 包括中藥和針灸等等。 希望這些方法都能夠對患者有所幫助, 在此衷心祝願患者能夠早日康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