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五官科>正文

老年人耳聾常見的四大特點

老年人耳聾的特點

可伴有耳鳴, 常為高頻聲

開始時為間歇性, 在夜深人靜時出現, 以後漸變為持續性, 白天也可聽見。 耳鳴常始於30~40歲, 其出現率隨年齡而漸增, 60~70歲時達到頂點, 此後即迅速下降。 多數伴有耳嗚的患者, 隨著年齡的增長, 對耳嗚感到“習慣”, 以後耳鳴可以自動消失。

常有聽覺重振現象

專家說, 患者常述“別人說話低聲時聽不到, 但大聲時又覺得太吵”。 往往出現在有人向他告貸時置若罔聞, 而罵他時句句聽清, 這是因為借貸時都是低聲, 罵人時則用高聲, 因而容易被人誤解為“裝聾作啞”。

語言解析度與純音聽力不成比例

多數情況下純音聽力減退不及語言聽力嚴重。 年齡越大此種現象越明顯, 即在許多老年人儘管純音聽力基本正常, 但仍不能理解講話的內容。

聽力下降進展緩慢, 經年累月後才被發覺

專家說, 老人在與熟人相聚時談笑風生, 少有困難, 但與陌生人交談就會應答猶豫, 答非所問。 在嘈雜的環境中感到更為吃力, 特別是在許多人參加的集體活動中交談有障礙。

老年人治療耳聾的方法

補充鋅、鐵等微量元素

耳蝸與前庭都是鋅含量最高的器官。 據統計, 30%~58%的老年性耳聾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缺鋅症狀。 通過補鋅以後有20%~28%的患者純音聽力改善, 25%~40%的患者耳鳴減輕, 故補鋅能延緩或阻止老年性耳聾的發生。

老年性耳聾患者若血清含鐵量低於正常人時, 可出現紅細胞硬化, 導致耳蝸血管供血不足, 聽力減退或全聾。 而補充鐵可擴張耳蝸血管, 軟化紅細胞, 有效防止耳聾。

治療全身疾患

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異常症等患者, 應及時合理進行治療。 無禁忌症時可作高壓氧治療。

佩帶助聽器

耳聾症狀較重的患者, 可配助聽器, 以便與他人交流, 避免產生孤獨悲觀情緒。 同時可採取語言訓練和唇讀訓練, 增進語言的理解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