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治骨關節炎的常規用藥存在哪些誤區

關節炎作為一種發生在關節周圍的炎性疾病, 有很多種分類, 而且患者眾多。 有些患者不按正確的方式用藥, 以致病情越來越嚴重, 那麼, 治骨關節炎的常規用藥存在哪些誤區呢?接下來就一起看一看下面幾個用藥誤區是關節炎患者一定要注意。

一、骨關節炎需要使用抗生素

醫學裡所說的炎症包括感染所造成的炎症和無菌性炎症兩種。 感染性關節炎除關節疼痛、腫脹之外, 往往合併有全身發熱等症狀, 血常規等血 液指標也會有所變化。 而大部分中老年人的關節炎屬於退變性或稱為老年性骨關節炎,

只需要服用消炎鎮痛藥和營養軟骨藥就能緩解症狀, 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沒有 效果, 長期用藥還會引起細菌耐藥、真菌感染等。

二、鎮痛藥服用越多效果越好

藥物在體內都有一定的半衰期, 當鎮痛藥達到一定劑量水準時, 增加用藥劑量並不增強鎮痛效果, 反而會因為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使藥物在體內蓄積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如頭痛、頭暈、視力障礙等, 因此, 不要盲目多次服用, 而應徵詢醫生意見, 換藥或者適當合用其他藥物。

三、中藥治骨關節炎副作用小

中醫學將外邪侵襲經絡, 氣血閉阻不暢, 引起關節、肢體等處出現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狀, 稱之為痹證, 也就是西醫學所稱的關節 炎。

中醫採用辨證施治, 通過通經絡、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療, 可有效緩解症狀。 但少數治風濕病的中藥長期服用可能會造成肝腎功能損傷, 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以上就是關於治骨關節炎的常規用藥服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的介紹了, 提醒大家, 正確用藥可以及早醫治好骨關節炎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