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指出, 60歲以上的老人, 老年抑鬱症的患病率可達7%-10%。 在那些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等疾病的老人中, 抑鬱症發病率更高達50%。 此外, 相比老年男性而言, 老年女性得抑鬱症的比例還要更高, 應引起大家的警惕。
60歲以上老人患病率為7%-10%
60多歲的蘭姨最近總覺得胸悶、心慌,
“老年抑鬱症其實是一種常見的多發心理疾病, 但目前無論是老人自身還是社會, 對老年抑鬱症的識別能力都還比較低”, 珠江醫院心理諮詢、失眠門診譚善勇博士表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 在60歲以上的老人中, 老年抑鬱症的患病率為7%-10%, 在那些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等軀體疾病的老人中, 抑鬱症發病率可高達50%。
譚善勇表示, 老年抑鬱症不僅會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小貼士 培養興趣愛好有助預防抑鬱症
為了預防老年抑鬱症, 譚善勇建議老年人要積極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擴大社交圈子, “經常跟朋友出去喝喝茶、聊聊天、打打太極拳, 讓自己生活過得充實一些, 多與樂觀的老人交往, 都有好處”。
此外, 家人也要多關心老年人, 多和他們聊天, “哪怕老人是在嘮叨, 也要耐心去聽, 週末帶他們出去散散心”。 他認為, 社會也要多重視和尊重老年人, “讓他們多參加公益活動, 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
老年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
“老年抑鬱症的病因主要有生理、社會和遺傳三個方面”,
在社會因素方面, 老人退休後沒了工作, 收入減少, 社會交往也減少, 而子女往往工作太忙, 與父母交流不夠。 如果配偶去世, 老人則變得更加孤獨。 此外, 如果老人的直系親屬中有人得焦慮症、抑鬱症或精神分裂症, 那麼老人患老年抑鬱症的幾率也會比正常人更高。
“老年女性尤其容易得抑鬱症”, 譚善勇表示, 老年女性與男性的發病率可達到2∶1甚至3∶1, “此外, 一些個性相對內向、要強、凡事追求完美的老人, 也較易患上老年抑鬱症。
如何早期識別老年抑鬱症?
“目前老年抑鬱症的治療主要有心理和藥物治療兩大措施, 但這種疾病關鍵還在於早期識別、診斷”, 譚善勇表示, 老年抑鬱症患者主要有七大心理症狀和兩大軀體症狀, 如果老人出現以下症狀, 並且持續兩周以上沒有好轉, 應考慮前往心理門診就診。
心理症狀:
1.核心症狀:悶悶不樂, 老是高興不起來, 一天中至少三分之二時間都是這樣。
2.興趣索然, 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家人給買了新衣服看也不看一眼, 或是以前喜歡打麻將, 現在朋友叫他去打也不想去, 總覺得生活沒意思。
3.疲乏無力, 無精打采。
4.思考問題困難, 做決定優柔寡斷, 行動遲緩, 跟往常相比, 好像變了一個人, 有時甚至一個人發呆。
5.自我評價降低,
6.莫名心煩, 老是擔心家人的安危, 經常坐立不安。
7.悲觀厭世, 出現輕生想法。
軀體症狀:
1.消化道症狀:食欲不振、腹脹或便秘。
2.睡眠不好:經常失眠、早醒或入睡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