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為什麼有“分離焦慮”

孩子的分離焦慮是很正常的, 需要別的“愛”去取代。 如果他們因此而哭, 也千萬不能責駡或甚至取笑;責駡或取笑, 往往會傷害他的自尊心, 或甚至打擊他的信心。
任何一個baby都曾經歷“分離焦慮”的過程。
和媽媽溫暖的懷抱、熟悉的體味和輕柔的話語分開, 任誰也難以忍受, 更何況是對這世界完全陌生的小娃娃呢?
皮皮一歲十個月前, 皮爸、皮媽若外出, 皮皮已顯現緊扒不放的情形, 他多麼希望整天繞在爸媽身旁玩耍。
“爸爸, byebye!媽媽, byebye!”當我或皮爺抱著皮皮靠在二樓窗臺, 向樓下的皮爸、皮媽搖手, 一開始皮皮把這個舉動當做遊戲,
所以開心地晃著小手, 等到皮爸、皮媽轉身離去時, 皮皮就哇哇大哭了。
這時, 為了安撫他的情緒, 皮嬤、皮爺就會使出渾身解數, 一下子抱著他看魚缸的魚兒游來游去, 一下子抱他打開房門或拉開衣櫥, 然後逗趣地說:“哇!沒有, 沒有看到!”但一歲十個月後, 以上這種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就不管用了。
兩段EQ帶動過程
由於皮媽在小學任教, 擔任高年級導師, 往往清晨就得出門, 待皮皮睡醒, 見不到媽媽蹤影時, 他常三步並兩步, 蹬蹬地跑向門口, 然後對著木板門, 伸開雙臂說:“媽媽, 抱抱!”這時, 用哄騙、用嚇阻都不宜。
好吧!這是學習“面對”的好時機, 讓阿嬤陪你處理分離焦慮的情緒吧!
我通常是採取兩段EQ帶動過程:
一、接受寶寶的情緒。
哭啦、鬧啦、害怕啦, 這些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所以, 不阻止他掉淚, 也不制止他出聲。
二、重建寶寶的安全感。 有時抱著他, 以同理心的言詞回應他的需求。 如:“好想找媽媽哦!”或“皮皮愛媽媽哦!”接著告訴他:“還有阿公、阿嬤陪你玩!”讓他感受到身旁仍有可信靠的大人圍繞著。
像這樣處理了約三五分鐘, 皮皮就可以安心地喝牛奶或跑到答錄機旁聽兒歌了。
皮媽生了皮弟, 除了需要做產後調養, 多多休息, 還需要半夜哺乳皮弟, 所以讓皮皮輪流和我或和皮爺睡覺。 有一段時間, 睡前常聽到皮皮站在爸媽房門口, 面對著緊閉的門板, 小心翼翼地問:“媽媽, 可以進來嗎?可以嗎?”
後來當我們把他抱開, 他立刻放聲大哭。 為了讓皮弟有恬靜的睡眠,
變成有時皮媽和他在另一房間的床上聊天講故事, 有時就更早帶入另外的臥室談天說地, 讓他忘了找媽媽。
可是, 妙得很, 隔天一早, 皮皮睜開眼睛立刻又跑到爸媽房門, 對著門板問:“媽媽, 可以進來嗎?可以嗎?”有時連半夜睡夢中, 我也聽過他喃喃囈語:“媽媽, 可以嗎?”
在坐月子到尾聲時, 皮媽已調養得差不多, 爸媽的房門又可以為皮皮隨時打開了, 這種害怕分離、渴望親密的呼喚就減少了。
有媽媽味道的棉被和答錄機
“我要媽媽的棉被!”皮皮不論晚上睡覺或午睡, 他最珍貴和親近的棉被是一條彩色被單。
所謂“媽媽的棉被”, 應該是指“有媽媽味道的棉被”, 對我而言, 並沒有聞出什麼名堂, 可是對一個稚齡的寶寶,
那可是“人生美味”, 因為其中糅雜了媽媽的各種氣味, 對寶寶有安定情緒、建立聯繫的妙用。
因此, 每當媽媽不在家的時候, “媽媽的棉被”就成了皮皮最好的朋友, 皮皮往往抓緊著它睡得滿身大汗, 這時, 只能輕輕鬆開他的手心, 才能把棉被慢慢移開。
儘管皮皮不知道“媽媽的棉被”不在手中, 然而, 還不能挪到嗅覺的範圍之外, 因為那充滿安全、親近、熟悉的氣味, 仍不知不覺傳遞著一份安全感, 讓一個寶寶適時享受了甜美的午睡時光。
皮皮約兩歲半, 經歷暑假期間和媽媽親密粘膩的日夜相處後, 他很不能適應開學後, 媽媽一早就去學校, 直到下課才回來。
對他而言, 早上睡醒找不到媽媽是生命裡的一個衝突, 任憑大人如何解釋和勸告,
都不能補足他因“找不到”所產生的害怕。 後來有一天, 皮媽把小型答錄機擺在她和皮皮之間, 一邊對話一邊錄音。 “皮皮早上起床看不到媽媽, 媽媽去哪裡呢?”“學校。 ”“上次媽媽帶你去學校, 你有沒有看到許多大哥哥、大姐姐?對, 媽媽就是他們的老師, 以後你長更大一點, 要不要去學校上課?”
就在這樣共同經驗的回想和“媽媽究竟去哪裡?做什麼?”的清楚表明後, 每當皮皮問起媽媽的去向, 答錄機就成了貼心的保姆, 只要媽媽耐心分享的聲音放出來, 皮皮通常聽完一遍, 就笑嘻嘻地去找玩具玩了。
他的感覺沒有發洩完畢
皮弟從小和皮媽的黏結很深, 他常像小猴子一樣緊抓著媽媽的背膀, 也像小袋鼠一樣緊貼著媽媽的胸部。
由於黏得緊,皮弟的“分離焦慮”比皮皮拉的時間還長,皮皮從小就適應身邊有皮爸、皮媽、皮爺、皮嬤、皮舅們,如果一時找不到媽媽,至少還有其他大人。
然而皮弟就不一樣了。
皮弟就是習慣只找皮媽,認定媽媽是他唯一的“最愛”。所以,從小他的眼神就是緊追著媽媽不放,也像跟屁蟲一般,媽媽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
因為如此黏人,皮媽有時必須趕時間出門,只好在其他大人的遮掩下,才能順利脫身。
然而卡通總有時間到的時刻,玩具總有玩膩的時刻,這時,往往聽到皮弟焦慮地詢問:“媽媽呢?”
當他一發現媽媽不在身邊,屋子裡又四處找不到媽媽的身影,於是就放聲大哭。
皮弟的放聲大哭不像哥哥一般,皮皮在三分鐘內發現“事實就是如此”,往往在大人轉移注意的引導下,就掛著眼淚跑去玩耍了。而皮弟的哭就不一樣了,簡直可以用“驚天動地”來形容。
皮弟的哭聲裡有著緊張、有著焦慮,還有著深沉的憤怒。
有一回皮弟轉身見不到媽媽,他很生氣地跑來對著皮爺和我說:“我不要媽媽了。”
過去,我們可能會限制他不准講批評媽媽的話,後來發現越是阻止,他越是憤怒,因為他的感覺還沒有發洩完畢,這時怎麼引導都無效。
所以,當皮弟生氣地說“我不要媽媽”時,皮爺和我對望一眼,我們很有默契地回問他:“為什麼不要媽媽呢?”
“我不要媽媽去上課。”皮弟發出了小朋友最自然的心聲,但是接著他有了“暴力”字眼。他說:“我要打媽媽。”
聽到“打”字,我不免心生驚嚇,但是這就是大人要適度引導小朋友的重要時刻。他們可能不知道“打”這種字眼的負面感覺,但想要消弭這種字詞的威力,至少不是“以暴制暴”,又把他們罵回去。所以只有耐心聆聽和正面引導。
“我們不打媽媽,我們要愛媽媽。那你跟阿公、阿嬤玩,好不好?”我們又追問。
“不要。”皮弟回答得斬釘截鐵。儘管他“拒絕”了我們,但是我們明瞭這是他正在發洩情緒,並不是真的“不要”我們。所以,接著又問他:“那你現在最想做什麼?”
“我去跟哥哥玩變形金剛大戰!”說完,他轉身跑到客廳找哥哥,手上還捏著他最愛的“柯博文”(他的好人變形金剛)。
情緒發洩完了,引導的過程也完成了,只見他又開開心心跑去跟哥哥玩了。
用別的“愛”去取代
孩子的分離焦慮是很正常的,需要用別的“愛”去取代。如果他們因此而哭,也千萬不能責駡或甚至取笑,例如:“你都長這麼大了,還為這種事在哭,會笑死人了!”這一類的話;這一類的話,往往會傷害他的自尊心,或甚至打擊他的信心。
【吳娟瑜老師的溫馨叮嚀】
孩子為什麼有“分離焦慮”?
出生後的寶寶幾乎和媽媽朝夕相處,“媽媽”等於是寶寶的“全世界”,睜開眼睛就看得到媽媽慈愛的微笑;尿布濕了,就看得到媽媽耐心的協助;肚子餓了,就看得到媽媽來喂他……
長久之後,孩子和媽媽形成了情感的依附關係;媽媽是帶給他快樂的源泉,媽媽是帶給他安全感的保障;但是,從一歲多開始,媽媽需要逐漸培養孩子“短暫分開也很安全”的經驗。
例如,在同一屋內,但在不同房間,由別的大人來陪伴孩子,從兩三分鐘、到約五分鐘、到約十分鐘,漸漸地,孩子習慣不在媽媽身邊也很安全的感覺時,他才有能力處理媽媽不在同一個屋子裡的“分離焦慮”。
家中如果大人多,孩子也習慣和不同的大人有互動,那麼,和媽媽依附的情形會減弱,自然就比較少有“分離焦慮”現象。
適應“分離焦慮”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比較能適應離家去念書,或愛人移情別戀的情形。
由於黏得緊,皮弟的“分離焦慮”比皮皮拉的時間還長,皮皮從小就適應身邊有皮爸、皮媽、皮爺、皮嬤、皮舅們,如果一時找不到媽媽,至少還有其他大人。
然而皮弟就不一樣了。
皮弟就是習慣只找皮媽,認定媽媽是他唯一的“最愛”。所以,從小他的眼神就是緊追著媽媽不放,也像跟屁蟲一般,媽媽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
因為如此黏人,皮媽有時必須趕時間出門,只好在其他大人的遮掩下,才能順利脫身。
然而卡通總有時間到的時刻,玩具總有玩膩的時刻,這時,往往聽到皮弟焦慮地詢問:“媽媽呢?”
當他一發現媽媽不在身邊,屋子裡又四處找不到媽媽的身影,於是就放聲大哭。
皮弟的放聲大哭不像哥哥一般,皮皮在三分鐘內發現“事實就是如此”,往往在大人轉移注意的引導下,就掛著眼淚跑去玩耍了。而皮弟的哭就不一樣了,簡直可以用“驚天動地”來形容。
皮弟的哭聲裡有著緊張、有著焦慮,還有著深沉的憤怒。
有一回皮弟轉身見不到媽媽,他很生氣地跑來對著皮爺和我說:“我不要媽媽了。”
過去,我們可能會限制他不准講批評媽媽的話,後來發現越是阻止,他越是憤怒,因為他的感覺還沒有發洩完畢,這時怎麼引導都無效。
所以,當皮弟生氣地說“我不要媽媽”時,皮爺和我對望一眼,我們很有默契地回問他:“為什麼不要媽媽呢?”
“我不要媽媽去上課。”皮弟發出了小朋友最自然的心聲,但是接著他有了“暴力”字眼。他說:“我要打媽媽。”
聽到“打”字,我不免心生驚嚇,但是這就是大人要適度引導小朋友的重要時刻。他們可能不知道“打”這種字眼的負面感覺,但想要消弭這種字詞的威力,至少不是“以暴制暴”,又把他們罵回去。所以只有耐心聆聽和正面引導。
“我們不打媽媽,我們要愛媽媽。那你跟阿公、阿嬤玩,好不好?”我們又追問。
“不要。”皮弟回答得斬釘截鐵。儘管他“拒絕”了我們,但是我們明瞭這是他正在發洩情緒,並不是真的“不要”我們。所以,接著又問他:“那你現在最想做什麼?”
“我去跟哥哥玩變形金剛大戰!”說完,他轉身跑到客廳找哥哥,手上還捏著他最愛的“柯博文”(他的好人變形金剛)。
情緒發洩完了,引導的過程也完成了,只見他又開開心心跑去跟哥哥玩了。
用別的“愛”去取代
孩子的分離焦慮是很正常的,需要用別的“愛”去取代。如果他們因此而哭,也千萬不能責駡或甚至取笑,例如:“你都長這麼大了,還為這種事在哭,會笑死人了!”這一類的話;這一類的話,往往會傷害他的自尊心,或甚至打擊他的信心。
【吳娟瑜老師的溫馨叮嚀】
孩子為什麼有“分離焦慮”?
出生後的寶寶幾乎和媽媽朝夕相處,“媽媽”等於是寶寶的“全世界”,睜開眼睛就看得到媽媽慈愛的微笑;尿布濕了,就看得到媽媽耐心的協助;肚子餓了,就看得到媽媽來喂他……
長久之後,孩子和媽媽形成了情感的依附關係;媽媽是帶給他快樂的源泉,媽媽是帶給他安全感的保障;但是,從一歲多開始,媽媽需要逐漸培養孩子“短暫分開也很安全”的經驗。
例如,在同一屋內,但在不同房間,由別的大人來陪伴孩子,從兩三分鐘、到約五分鐘、到約十分鐘,漸漸地,孩子習慣不在媽媽身邊也很安全的感覺時,他才有能力處理媽媽不在同一個屋子裡的“分離焦慮”。
家中如果大人多,孩子也習慣和不同的大人有互動,那麼,和媽媽依附的情形會減弱,自然就比較少有“分離焦慮”現象。
適應“分離焦慮”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比較能適應離家去念書,或愛人移情別戀的情形。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