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糧對身體的益處已被大家所熟知, 餐桌上的主食也不再是精米白麵“一統天下”的局面, 可是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粗糧。 不同身體狀況的人選擇適合自己的粗糧, 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胃腸不好的人?→小米、大黃米和糙米
胃腸不好的人要做到粗糧細吃, 食物要求以“軟爛”為宜, 煮粥吃容易消化, 完全不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 小米最適合熬粥, 有健胃和中的作用, 益五臟, 補虛損, 十分適合胃腸不好的人群食用。 此外, 大黃米、糙米也不錯。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人?→燕麥
如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人最好多喝燕麥粥。
高血壓患者?→玉米
高血壓患者可多吃玉米和玉米麵做成的主食, 有一定輔助降低血壓的作用。
體質較熱的人?→綠豆和蕎麥
綠豆味甘性寒, 有中和解毒和清涼解渴的作用, 蕎麥是寒性的粗糧, 這兩種食物最適合熱性體質。 綠豆可以煮粥, 或者做成綠豆湯, 而蕎麥可以做成蕎麥麵條。
容易水腫的人?→紅豆和薏米
利尿去水腫, 首推薏米。 薏米的利尿作用能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 消水腫的同時還將毒素廢物一併排出。 紅豆中含有促進利尿作用的鉀。
貧血的人?→小米和黃豆
小米含鐵量突出, 有很好的補血效果。 黃豆中鐵含量也很豐富。 小米除熬粥外, 還可以和大米一起蒸成“二米飯”。 黃豆的吃法也不只是磨豆漿喝, 把黃豆煮熟後可炒菜吃, 如蘿蔔炒黃豆、臘腸炒黃豆等。
中青年男性補腎?→ 吃黑米
黑米具有滋陰補腎、益氣強身、補肝明目的功效。 其營養價值高於普通稻米, 常吃可以保護心血管, 是種理想的營養保健食品。 黑米吃法很多, 燜飯、熬粥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黑米不易煮爛, 應先浸泡一夜再煮。 此外, 用黑米麵蒸饅頭, 更適合中老年人。
怎樣吃粗糧更科學
吃粗糧最好用蒸
雖然都知道吃粗糧好,
粗糧之所以健康, 是因為它富含多種保健成分和膳食纖維, 脂肪很少, 也沒有糖和鹽。 但如果用油炸的方法烹調, 就會吸收大量脂肪, 同時粗糧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會損失殆盡。
把粗糧熬成非常軟爛的粥是最大的誤區
許多人覺得粥清淡健康, 又好消化, 用粗糧煮粥絕對沒錯。 特別是它的升血糖指數低, 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應該多吃。 可是, 在研究中發現, 粥越軟爛、黏糊, 粗糧中的澱粉糊化的程度越高, 使血糖上升的速度也就越快。 如果把粗糧熬成這樣的粥,
吃粗糧也要遵循適量原則
專家一般人推薦每日的雜糧攝入量推薦在50克左右, 多達100~200克也無妨。 一般建議每日主食量是250~400克, 如果全都是粗糧的話就屬於過多了。 像有些人對牛奶過敏一樣, 也存在對五穀雜糧過敏的特殊人群, 也要特別注意雜糧粉沖劑沒有列明成分含量, 沒有列明的話則不建議食用。
此外腸胃功能不太好的人也不可以一下子吃太多粗糧, 否則容易出現腸胃不適的症狀。 建議從小量開始, 慢慢減少飯量, 再吃粗糧去補充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