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衰分哪些階段以及最危險的階段

我們現在對於心衰的分析, 在美國心臟醫學會, 或者是歐洲心臟醫學會, 做了一個分類, 現在把心衰分作A期、B期、C期和D期四個期。

A期是沒有任何臨床症狀的病人, 他可能沒有感覺到任何不舒服, 但實際上他已經開始有了心衰的潛在問題。 這組病人指的是有潛在的心衰風險的人, 比如說已經有了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塞, 或者是有很嚴重的糖尿病, 這些病人具有非常大的風險。 然而病人在自我感覺上, 沒有心慌, 活動以後氣短等心衰的症狀, 在器械檢查的時候, 也沒有發現他的心臟明顯擴大, 或者是心電圖有特殊的改變,

除了冠心病的病人以外。 這組病人我們把它叫做A期的病人, 是有潛在心衰風險的病人。

B期是指病人沒有感覺到不舒服, 還可以一口氣爬到三樓, 但是在做器械檢查的時候, 這個病人已經出問題, 主要表現在做超聲心電圖的時候發現他的心臟擴大, 正常人的心室是50個毫米以下, 他大於50個毫米, 病人已經出現臨床上的各種各樣的表現, 這樣叫做B期。

C期的病人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已經出現了症狀的心衰病人, 病人一活動就感覺氣短, 晚上睡覺躺平可能發作了一陣一陣的呼吸困難, 要坐起來才能緩解。 睡覺躺不住了, 是C期的病人。

D期的病人, 就是完全不能躺平, 傳統認為已經到的中末期的心衰病人。

我們把它分為ABCD四個期, 顯示的是不同的程度。 和過去的分類、分期方法相比較, 過去只是給病人做診斷以後, 要對他進行一個嚴重程度的分級, 這個分級叫做紐約分級。

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心功能是1級的或者2級的、3級、4級。 1級相當於B期的病人, 2級、3級就相當於C期的病人, 心功能4級的病人就相當於剛才D期的病人。

可見, 現在的這種分級對於心衰的認識提前了, 也就預示著對這種病人的治療關口前移了, 移到還沒有明確發病的時間.


心衰的日常護理注意事項
首先保持病室環境安靜、舒適整齊, 空氣新鮮, 冬天注意保暖, 以防止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 氧療可改善機體缺氧, 促進組織代謝, 維持生命活動, 是心功能不全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

給氧應從小流量開始, 待病人適應後根據需要調節流量。

心功能不全患者, 應根據心動能不全程度, 採取適當體位配合治療。 一般病人應採取高枕位睡眠;較重者採取半臥位或坐位, 可以減少夜間氣短、喘憋等呼吸困難症狀。 嚴重心功能不全或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竭者, 應採取端坐位, 同時雙下肢下垂, 使回心血量減少, 隔肌下降, 胸腔容積擴大, 肺活量增加, 可緩解呼吸困難;對於輕度心功能不全患者, 不宜做重體力活動, 如允許可限於日常生活活動。

對於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 增加臥床休息, 避免激烈運動項目, 較適於散步一類輕活動, 出現心功能不全症狀即止;對於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

待心功能改善後, 根據病情恢復情況儘早活動, 以防止長期臥床而導致肌肉萎縮、消化功能減退、靜脈血栓形成等, 活動應注意循序漸進。

一、輕度心力衰竭病人, 限制體力活動。 較重心力衰竭病人以臥床休息為主;心功能改善後, 應適當下床活動, 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

二、 減輕胃腸道負擔, 宜少量多餐, 適當控制每日進食總量。 宜用低鹽飲食, 每日食鹽不宜超過5克(1錢);忌食鹽醃制食品及含鹽炒貨。 心力衰竭時, 由於胃腸道充血, 消化機能低下, 容易引起腹脹, 如再進食過多, 胃部飽滿, 易導致膈肌痙攣, 影響心肺功能, 因此, 心力衰竭病人的飲食原則是以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質或軟食為主, 並少食多餐。

三、 嚴禁煙、酒,

不喝濃茶或咖啡。

四、嚴格按醫囑服藥, 不得隨便改變藥物的用法和用量, 特別在服用利尿劑和地高辛時更應如此, 以免發生不良後果。

五、感冒、腹瀉、發熱或病情變化時要及早就診。

六、要注意的是育齡婦女要做好避孕工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