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 記憶力下降已經成為全球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 近日, 美國《解密》雜誌最新載文, 除了我們熟知的勞累、睡眠不足等因素, 生活中一些不為人知的因素, 也是潛在的“記憶殺手”。
過度肥胖
肥胖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不僅容易導致糖尿病、心臟病等, 最新的研究還發現, 肥胖與記憶力減退也存在著緊密聯繫。 發表在《美國老年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 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在對9000名年齡65-79歲老人進行的調查中發現, 一個人體重越重, 中老年以後產生記憶障礙的幾率就越大;而在體重相同的情況下,
研究者戴安娜·柯文博士對此解釋, 一方面脂肪會釋放一種叫細胞激素的激素, 能干擾記憶能力和其他智力活動;另一方面, 肥胖可能與缺乏運動相關, 它使大腦也處在一種不願活動的“懶散”狀態, 進而影響記憶。
長期單身
當個瀟灑“單身貴族”成為了很多都市人的新選擇時, 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卻提醒我們, 你的記憶力可能會在長期單身生活的日子裡, 悄然流逝。
芬蘭科學家對1400名參與者進行了長達20年的隨訪研究結果發現, 無論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物件、不想結婚、離婚還是喪偶等原因,
依賴網路搜尋引擎
記憶是“用進廢退”的過程, 但自從有了電腦的保留檔功能, 有了網路搜索工具, 很多人的大腦就開始變“懶”了。 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和威斯康辛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伊莉莎白·斯帕羅和丹尼爾·韋格納等人進行了一項試驗, 他們讓參與者把一堆瑣碎的消息輸到電腦上, 然後告訴其中一半人這些資訊會被刪除, 而另一半人則被通知這些消息將被永久保存在電腦上。 結果發現,
受他人影響
人的記憶並不是單純的個體化活動, 而是會受周圍人的影響不斷發生改變。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與英國倫敦大學的神經科學家聯合發表在權威期刊《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示, 人們在回憶過去的事時, 普遍容易受到周圍人、特別是與自己經歷相仿的同齡人的干擾。 哪怕同伴們選擇的答案是錯誤的, 70%的人也會違心地選擇錯誤答案, 甚至懷疑自己記錯了;即便告訴大家可以修改答案, 40%的人還是堅定地“維持原判”。 因此, 一個人的記憶出現偏差,
廣告刺激
研究發現, 當廣告不斷提醒你, 當年曾經經歷過某種場景時, 即使這件事從未發生, 大約1/3的人也會“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真的經歷過這種事。 這是因為人的記憶並非一成不變的, 它可以在大腦獲取新資訊的過程中, 發生“記憶重構”。 記憶研究領域權威專家、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伊莉莎白·羅芙托斯甚至提醒大家, 未來人們可能利用這種人腦的特點, 直接創造和植入虛假記憶。
不當服用避孕藥
很多人都瞭解避孕藥有一定的副作用, 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甚至能夠影響到記憶力。
發表在《精神藥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 不當服用避孕藥可能對女性的記憶力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