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隨便”成多少人口頭禪?心理學家解析背後動因

案例

曉馬最喜歡說“隨便”, 不管是什麼時候,只要大家一起做決定,輪到他發表意見,他就說:“隨便”。 不管是工作場合還是私人場合, 吃飯還是打球, 只要讓他發表意見,曉馬就冒出“隨便”這兩個字, 經常把別人搞得很惱火。

確實,曉馬說“隨便”很頻繁,是他的口頭禪。 今天上午曉馬跟同事小吳一起做策劃,他們各做了一個方案,有些地方區別還挺大的,看起來沒法統一, 小吳建議兩人好好討論。 沒幾分鐘,曉馬就覺得這樣討論下去會引起爭端, 很無聊, 於是就說:“隨便吧,用哪個方案都可以。 ”小吳一聽就很生氣,還跟他吵了起來。

她質問曉馬,是不是覺得她的方案根本不值得討論。

其實,曉馬只是想儘快結束這件事情, 但“隨便”兩字卻讓小吳覺得受到了蔑視,她甚至氣憤地說,受不了她的話可以不跟她合作,直接跟領導彙報就好了。

曉馬感到自己好冤枉,“隨便”只是個口頭禪,沒什麼深層意思,有時他還覺得,說“隨便”這顯得自己很隨和,很好打交道啊!可為什麼自己會處處碰壁呢?他不知道是別人想得太多,還是他出了什麼問題。

心理分析

曉馬習慣說“隨便”的這種心理,是一種過度從眾的心理,這種心理不算特別嚴重的心理毛病,但是在人際交往中會受到不少阻礙。

“隨便”雖然是一個看似灑脫的通用語,但卻透出一種漠然,甚至是忍耐的意味。

其實在人際交往中,主動權的控制應當是隨時交替的。 “隨便”就是將主動權交給了對方。 具體來說,“隨便”的第一種含義就是表示尊重,願意遵從對方的意願;第二種含義是表示厭煩,因此以交出主動權來儘快結束談話,如有時候兩個人有分歧時,一方也可能以這一詞表示“隨便你說什麼”來結束爭論;第三種含義,是心有不滿或異議,但是認為沒有和對方爭論的必要或籌碼,因此乾脆棄權;第四種則可能是不願動腦子、不願負責任的推諉之辭。

人們之所以反感“隨便”,是因為這個社會宣導交流溝通、各抒己見、團隊合作, 而常說“隨便”的人讓人覺得不願意與人合作、工作不努力、沒有主見。 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這樣的形象都不受人歡迎。

心理處方

曉馬要改變這種心理和這種習慣,就要學會適當地主動發表意見。

如果曉馬要表達自己的意思又不招致反感,就要表現出禮貌、體貼。 像小吳諮詢方案的問題,需要作分析再決定,總之,一定要提出自己的看法,無論如何, 都應該讓人明白, 在所有的決定中, 你也在努力參與,這樣也才會更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

針對像曉馬這樣一類喜歡說“隨便”的人在以下兩個常見的場合,建議這樣回答比較得體。

“你想吃什麼?”如果宴請你的主人這樣問你, 最好回答“您對這個餐廳比較熟,聽您的准沒錯”。 如果是親人,可以回答“您別太累,做點簡單的就成”、“您做什麼我都愛吃”。

“你覺得我們該採用哪個方案?”或“你覺得我該選哪件衣服?”別人邀請你參與決策時,需要表現自己確實經過了深思熟慮。

如果是同事、朋友、伴侶問你,你可以稍作分析再肯定;如果是領導問你,你可以說“這方面您是權威,您選的肯定沒錯”。

當然,如果有自己的看法卻不便直接指出,可以說:“我覺得這個方案還可以我覺得再加上會不會比較好不過,這只是我的一點看法,不知道對不對,僅供您參考,說錯了您也別在意。 ”

總之,不要輕易說“隨便”兩字,凡事說“隨便”讓人很討厭。

說隨便,實際上是我們不好意思而隨口說出的,但真正意義上卻把朋友或我們自己為難了。 請認真想一想,生活中諸如類似的事情很多,有隨便這一道飯嗎?有隨便這樣一種工作嗎?沒有。

在工作和生活中,請不要輕易說“隨便”,一來我們可以培養出自己更好的親和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工作中不會被埋沒!(資深心理諮詢師 章月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