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中老年人弛緩型腦癱怎麼辦

中老年人弛緩型腦癱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腦癱疾病中的一種, 中老年人弛緩型腦癱在我們醫學上是已經難以治療的, 因為老年人的身體的健康情況不是那麼的好所以治療帶來的困難也是比較大的, 那麼, 中老年人弛緩型腦癱需要怎麼治療呢?請我們一起看下文。

一般情況下, 遲緩性腦癱患兒對外界的反應較平淡。 由於肌張力低下, 抗重力能力的低下和維持某種姿勢能力的低下, 患兒頭部、軀幹的上抬及四肢的支撐均較困難, 所以這類患兒多喜歡採取仰臥位。 仰臥位時, 他的上肢、下肢均處於外展、外旋的狀態,

頭部偏向一側, 看起來好像一隻青蛙, 俗稱青蛙姿勢。

遲緩性腦癱症狀為肌張力鬆弛, 關節活動的幅度增加, 扶坐時甚至不能維持體位, 不能豎頸, 腱反射正常或減弱, 智慧較差。 主要特點是缺乏抗重力的能力而造成自主性運動的能力低下, 所以遲緩型腦癱患兒幾乎沒有維持姿勢的功能, 這種患兒肌張力變化的幅度比較大, 在沒有外界刺激時, 患兒處於完全癱軟狀態。

主要針對腦癱患兒的運動障礙、語言障礙等因腦癱兒引起的伴隨症狀。 這種康復治療方法需要家長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 而且必須持之以恆, 否則不但起不到治療效果, 反而會加重腦癱患兒的病情。 這是常見的腦癱的治療方法。

認為腦癱的患者經過正規的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的後遺症, 有人把康復看得特別簡單, 甚至把其等同於“鍛煉”, 急於求成, 常常事倍功半, 且導致關節肌肉損傷、骨折、肩部和髖部疼痛、痙攣加重、異常痙攣模式和異常步態, 以及足下垂、內翻等問題, 即“誤用綜合征”。 不適當的肌力訓練可以加重痙攣, 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使這種痙攣得到緩解, 從而使肢體運動趨於協調。 一旦使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 如用患側的手反復練習用力抓握, 則會強化患側上肢的屈肌協同, 使得負責關節屈曲的肌肉痙攣加重, 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 使得手功能恢復更加困難。 其實, 偏癱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 肌肉收縮的不協調也是導致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
因此, 不能誤以為康復訓練就是力量訓練。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