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落葉、人落髮, 是一種自然現象。 每個人頭皮上約有10萬個毛囊, 每根頭髮的生長期約2~4年, 之後進入靜止期, 數星期後自然脫落。 因此, 每人一天掉幾十根頭髮是正常現象。 然而, 不正常的脫髮問題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 西醫治療雖有效, 但如果能中西合璧, 脫髮問題能有更大的療效。 那麼, 生活中有哪些常見原因最容易導致脫髮?中醫在治療脫髮又有哪些偏方呢?
哪些原因最易引起脫髮?
1、春夏季過頻洗頭、紫外線照射等引起的脫髮。
2、秋冬季較乾燥, 皮脂腺分泌減少, 引起毛髮乾枯及脫落。
3、壓力、情緒異常。
對付脫髮 中醫有哪些小偏方?
對於惱人的脫髮問題, 中醫有哪些辦法呢?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中醫小偏方吧。
1、柏枝(幹藥)、椒仁、半夏各90克。 將藥加水500毫升, 煎至250毫升, 入蜜少許, 再煎1--2沸。 用時加生薑汁少許, 調勻, 擦無發處, 每日2次。
2、食醋150毫升, 加熱水200毫升。 趁熱洗頭, 每日1次。 常洗見效。 2。 桑白皮120克, 水煎, 去渣, 以水洗髮, 治癒為止。
3、醋50毫升, 墨2錠。 用墨塊在醋中研成稀糊狀, 擦患部, 每日3次。
4、食鹽15克。 將食鹽加入1500毫升溫開水, 攪拌均勻, 洗頭, 每週1--2次。 此方長期應用, 可防止脫髮。
5、側柏葉240克(焙乾), 當歸(全身)120克。
6、豬苦膽1個。 將豬苦膽汁倒入半面盆溫水中, 攪拌後洗頭或洗患處, 把油脂狀鱗屑清除乾淨, 再用清水沖洗, 每日1次。 本方尤適用於脂溢性脫髮。
防治脫髮還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除了中醫調理外, 注意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都是至關重要的。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 白天的時間用來學習工作和娛樂明顯是不夠用的, 許多人經常熬夜。
要知道, 熬夜對健康的威脅非常大。 其中熬夜會影響正常的內分泌, 雄性激素分泌更多, 頭皮, 面部的油脂也隨之旺盛。 除了影響正常的作息, 影響健康, 對頭髮的生長也有很大的影響。 通過改善生活習慣, 可以很好地減緩脫髮繼續的進程。
被脫髮問題困擾的網友們不妨試試這些妙招, 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