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防止上火 少吃溫熱性水果
夏天,天氣炎熱,大家這個時候最容易上火,我們如何預防上火,首先從少吃溫熱性水果開始,那麼,哪些是溫熱性水果呢?想瞭解的 ,一起看看吧! 夏天吃堅果時一定要保持適當的量,在50克瓜子仁中所含的熱量相...
2012-09-28 -
中醫清熱藥使用七大誤區
清熱藥是為裡熱證而設。裡熱證有虛有實,病變部位各有不同,熱勢輕重不一,此外尚有是否挾濕之異,因此,使用清熱藥當據證立法,依法選藥組方。然而,當今有少數醫者在使用清熱藥方面,不講辨證論治,遂使清熱...
2010-07-20 -
熱藥誤人最烈論--《醫學源流論》卷上
凡藥之誤人,雖不中病,非與病相反者,不能殺人;即與病相反,藥性平和者,不能殺人;與病相反,性又不平和,而用藥甚輕,不能殺人;性既相反,藥劑又重,其方中有幾味中病者,或有幾味能解此藥性者,亦不能殺人;...
2017-03-07 -
溫熱食物預防老年癡呆
核心提示:每日健康豆知識第624期:具有“黑色食物”“含有一定鹽分的食物”及“小顆粒的食物”三種特點的食物對於預防更年期症狀有良好作用。 具有“黑色食物”“含有一定鹽分的食物”及“小顆粒的食物”三...
2017-03-07 -
《濟陰綱目》赤白帶下門 論帶下濕熱藥用正治從治之異
方氏曰:婦人赤白帶下,多是怒氣傷肝。夫肝屬木,脾屬土,肝邪乘脾,木氣克土,(水鬱不伸便能生濕) 則脾受傷而有濕,濕而生熱,熱則流通,所以滑濁之物,滲入膀胱,從小便而出也(闌門既能泌別清濁,則滑濁之物...
2017-03-07 -
夏季預防上火溫熱性水果要少吃
夏季是高溫的天氣,很容易讓人上火,要預防上火首先從飲食方面注意什麼事項,其實大家要少吃溫熱性水果,可以有效預防上火,下面微微健康網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夏季預防上火溫熱性水果要少吃。 1.少吃溫熱性...
2012-09-29 -
7款滋陰潤燥女人湯水潤溫熱過初冬
中醫書上說:“虛者補之”。補其不足,滋養補充體內的陰津,可達到滋陰潤燥,保暖補身的目的。讓你用水潤的狀態,迎接初冬的到來。7款滋陰潤燥女人湯 水潤溫熱過初冬 一、沙參玉竹豬皮湯 材料:沙參30克、玉...
2012-09-29 -
皂角米的功效
皂角米的功效 1、性味歸經 皂角米俗稱雪蓮子、皂角米、皂角仁、皂角精,是皂莢的果實。屬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食物。 辛,溫,有毒。 ①《綱目》:辛,溫,無毒。 ②《本草經疏》:味辛咸...
2017-03-07 -
夏季祛暑清熱藥粥數款
炎炎夏日,暑熱悶濕,多數人常感不適,食欲減退。現介紹幾種祛暑清熱藥粥供參考。 梨粥 將梨子3個洗淨切碎,加水適量煎煮半小時後,撈去梨渣,加入大米適量,煮爛成粥,趁熱食用可治小兒風熱、肺熱咳嗽、...
2015-07-07 -
識別真假皂角
皂角又名皂莢、雞棲子,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果實,每年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摘,曬乾即可入藥。其性溫,味辛,有微毒,含有三萜皂苷、鞣質、蠟醇、廿九烷、穀甾醇、豆甾醇等成分,具有祛風痰、除濕毒、殺蟲的功效,用於...
2017-03-07 -
識別真假皂角刺
皂角刺又名皂刺、皂針,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棘刺,全年均可採集,但以9月到翌年3月為宜。其性溫,味辛,具有搜風、拔毒、消腫、排膿的功效,用於治療癰腫、瘡毒、癘風、癬瘡、胎衣不下等症。市場上有以鼠李科植物...
2017-03-07 -
皂角米的做法
皂角米的做法 1、皂角米桃膠冰粥 1.將泡好的皂角米和桃膠與大米混合,加入適量的水 2.皂角米桃膠提前一晚上用清水泡發,桃膠泡發後去除雜質 3.用高壓鍋燉半個小時後拔掉電源再燜半小時 4.待燉好的...
2017-03-07 -
皂角米桃膠木瓜羹的做法
By 居然的廚房 用料 皂角米 30克 桃膠 50克 雪耳 半個 紅棗 幾個 枸杞 少許 木瓜 1/3個 冰糖 適量 做法步驟 1、皂角米和桃膠提前兩小時泡軟,洗去雜質,我並沒有泡夠時間,因為晚上...
2017-03-07 -
銀耳桃膠皂角米雪燕羹的做法
炎熱的夏季,走到哪兒都是撲面而來的熱浪。冷飲雖好,不可貪;霜淇淋更加,不可多。難道就沒有什麼是溫涼滋養又合胃口的麼?我想此刻的你,需要一碗香甜可口的銀耳湯。 都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那要怎麼樣才能做...
2017-03-07 -
“植物燕窩”皂角米 最佳的食用方法
皂角米俗稱雪蓮子、皂角米、皂角仁、皂角精,是皂莢的果實,屬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食物。具有養心通脈、清肝明目、美容養顏等功效。具有放水加熱膨脹,膠質半透明,香糯潤口,是調和人體臟腑功...
2017-03-07 -
皂角的神話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農家少女,長得如花似玉,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不料,有一天,少女在野外打柴,被村外一惡少撞見,這惡少仗勢欺人,方圓數村內壞事做絕。見少女這等美貌,頓起淫心,強行姦污。少女愧...
2017-03-07 -
溫熱派以《濕熱病篇》名世的薛生白
與葉天士同郡且同時,學術風格相近的薛生白,在新感溫熱病的診治上也多心得,後世多葉薛並提,視為吳們醫派的中堅。 薛生白(1681-1770),名雪,號一瓢,又號掃葉山人,磨劍山人、槐雲道人,與葉...
2017-03-07 -
溫熱派著《外感溫病篇》陳平伯
陳平伯,字祖恭,清松濱人,以仲景於外感溫熱無文無法,時治傷寒家徒守發表攻裡之成方,遂使溫熱之旨蒙昧不明,醫門缺典。他說:“溫者,暖也,熱也,非寒之可比也。風邪外束,則曰風溫;濕邪內侵,則曰濕溫,縱...
2017-03-07 -
保健類藥茶之溫熱散寒茶(一)
1、附子茶 原料:制附子1.5g、紅茶3g。 用法:先將附於置於200ml水中煎煮至水沸後30分鐘,再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回陽救逆,散寒除濕。 用途:陰盛格陽,大汗亡陽,葉利厥逆、心腹冷...
2017-03-07 -
保健類藥茶之溫熱散寒茶(二)
1、艾蒲茶 原料:艾葉5g、蒲黃3g、蒲公英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散寒,清經,止血。 用途: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 2、艾術茶 原料:艾葉5g、蒼術...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