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要防濕熱病
“小滿”節氣的到來,預示著夏天悶熱、潮濕天氣即將來臨,所以,在小滿節氣的養生中,我們要特別提出“未病先防”的養生觀點。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生。而“小滿”節氣到來後,氣溫增...
2017-03-10 -
熱病_時病
【熱病】含兩義:指夏天的暑病,指一切因外感引起的熱病,見《素問.熱論》:「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這裡的“傷寒”即指廣義的傷寒。泛指熱性病。
2017-03-10 -
女性宮寒中醫調理有妙招
“十女九寒”說明宮寒是大多數女性都會有的症狀,宮寒危害很大,需要及時調理。中醫調理宮寒是最快速科學的方法,接下來要為大家一一介紹的就是中醫調理宮寒的小妙招,如果你有宮寒的現象千萬別錯過了。宮寒的原因...
2015-08-29 -
天氣轉寒,艾灸幫您解脫胃寒症
天氣轉涼,不少人會發現胃部總會有陣陣的不適,這就是“胃寒”症在作怪。此時,胃部總是疼痛難忍就算吃藥,效果也不會立竿見影。這類胃部疼痛的症狀,就是典型的胃寒表現。特別是在晝夜溫大的季節,如不注意腹部...
2017-03-10 -
《內經》溫熱病與陰陽
溫病系感受溫熱之邪為病,故與季節氣候密切相關。《素問·熱論》作了舉例說明:“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是說夏至之前發生的外感熱病稱溫病,夏至之後發生的外感熱病為暑病,這種以季節氣候為依...
2017-03-11 -
蒲輔周熱病後遺(流行性乙型腦炎後遺症)醫案
教XX,女,27歲,住某醫院越兩月餘,確診為流行性乙型腦炎後遺症。住院檢查摘要(略) 病程與治療:會診時,病人神呆不語,吞咽困難,二便不自知,左上下兩肢麻痹如廢,右上下肢日夜亂動,體溫37℃,飲食依...
2017-03-11 -
理中丸加減治療“寒中”
在李東垣“內傷脾胃學說”中,有“初為熱中,末傳寒中”之說,李東垣對“熱中”論述多而對“寒中”較少論述。 羅天益在《衛生寶鑒》中載一案,用附子理中湯治療“寒中”,可供參考。 “真定府武德卿,年四十六歲...
2017-03-11 -
四君子湯治熱病
翻閱《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時,在“治小兒諸疾”中注意到一張方劑,即惺惺散:“治小兒風熱瘡疹,傷寒時氣,頭痛壯熱,目澀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瓜蔞根,人參,細辛(去葉),茯苓(去皮),白術,甘草(炙)...
2017-03-11 -
女性體寒怎麼辦 遠離體寒中醫有妙招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屬於體寒肥胖呢?如果想調整?體寒肥胖這種體質,首先,你需要自己對照以下幾個問題症狀。 1.平時手腳發涼,一到冬天格外嚴重。 2.平常不愛運動,宅女一枚,到了夏天幾乎一天到晚待...
2016-12-01 -
家中如何防小兒暑熱病症?
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的降溫方法是多給小兒喝西瓜汁、綠豆湯,但不要過冷。電扇不能直吹,應用空調時溫度不要太低,尤其是夜間,並應注意室內通風換氣。還可以在室內灑水或把盛有冰塊的盆放在床下來降溫。 一旦發現...
2009-05-25 -
治療熱病的偏方
熱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疾病,我們如何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的加重呢?這類病該如治療呢?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類疾病的發生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熱病的治療方法相關知識。 1、小兒...
2015-07-24 -
胃寒不適怎麼辦?推薦六款治胃寒中醫藥膳
羊肉湯�冷的冬天一到,胃寒病症的人是最難熬的,身體不舒服,腸胃不適,在室外胃涼、胃痛,坐車容易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平日容易出現胃酸、胃痛、胃脹和不消化的狀況。胃寒怎麼辦?吃什麼可以治療胃寒?小編推...
2016-07-01 -
治療風熱病的偏方
風熱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疾病,我們如何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的加重呢?這類病該如治療呢?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類疾病的發生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風熱病的治療方法相關知識。 1、...
2015-07-22 -
夏季如何預防小兒暑熱病症?
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的降溫方法是多給小兒喝西瓜汁、綠豆湯,但不要過冷。電扇不能直吹,應用空調時溫度不要太低,尤其是夜間,並應注意室內通風換氣。還可以在室內灑水或把盛有冰塊的盆放在床下來降溫。 一旦發現...
2009-06-01 -
冷熱不均 小暑“熱病”來襲
氣溫升高,不少人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高溫引發的心血管疾病、熱傷風、發燒、急性腸胃炎、外傷等病人明顯增多。 醫生提醒,大家要從飲食、運動等方面積極採取措施,注意防暑降溫,多飲水。 冷熱不均 頭...
2012-07-06 -
炎夏將至 濕熱病防好了嗎
炎夏將至 濕熱病防好了嗎? 小滿節氣剛過,預示著炎熱的夏季就要到來,在潮濕悶熱的夏季,尤其要防好濕熱病! 氣溫升高防熱病 由於“小滿”節氣後氣溫不斷升高,當人們生活無規律,經常熬夜加班,飲...
2011-06-23 -
晚春需防熾熱病 3款飲品祛火防積熱
晚春,氣溫日漸升高。人體陽氣遇到晚春自然界驟升的陽氣,內外兩陽碰撞,易引動內熱而生肝火,誘發鼻腔出血、頭痛暈眩、目赤眼花等疾患,此時要以防體內積熱為主。《飲膳正要》曰:“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晚春...
2014-04-23 -
暑天鍛煉 小心“熱病”纏上身
暑天健身,特別是“桑拿天”、身體疲勞、患病、缺水和頭部受烈日直接照射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熱病”。所以夏季鍛煉需特別注意防暑降溫,否則反而會罹患“熱病”,嚴重者還危及生命。下面介紹熱病症狀和預防措...
2014-07-21 -
膽熱病因大起底 早點清楚起源
病證名。指膽經受邪化熱。見《中藏經》。症見右脅或兩脅疼痛、黃疸、尿短黃赤、口苦咽幹、寒熱往來,或噁心嘔吐、食少腹脹,或頭痛眩暈、易怒、耳聾、鼻流濁液,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泄少陽,通腑泄熱。可見于...
2014-05-31 -
夏季如何預防熱病發生
夏季烈日當空,保健不當容易導致中暑等疾病。那麼你知道哪些措施才能保健您夏季的健康呢? 1、儘量把外出活動的時間安排在清晨或傍晚。 2、如果家裡有空調,儘量留在室內;如果沒空調,可以去一個有空...
201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