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醫學隆病的治療有哪些?
隆病的治療可歸納為三個方面。 飲食療法:在藏醫治療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對隆病患者,適宜的食物有大蔥、大蒜、骨汁湯、羊肉、馬肉、驢肉、旱獺肉、紅糖、陳酥油、黑芝麻油、熱糌粑、白酒、耗牛奶等。這些食物皆...
2017-03-07 -
藏醫學赤巴病的治療
與隆病一樣,因赤巴病之種類也較多,在此不能一一細述,只能就其總的治療原則作一梗概介紹。總地說,可以把眾多的赤巴病症歸納為兩大類,即寒症及熱症,分別論述其總的治法;現從其飲食、起居及藥物等三個方面加...
2017-03-07 -
藏醫學培根病的病因及其治療
作為人體三大因素之一的培根,是分佈在全身尤其是關節、胸、胃、舌等部位,它與全身體液的調節、食物的消化及體液運輸等生理機能的關係甚為密切。 1.培根病病因 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索,即飲食及生活起居。在...
2017-03-07 -
藏醫學的不消化症
這是一種常見的病症,多數是因為飲食不節,如暴飲暴食,半夜進食,過多食用乳製品或酸性食物;但這些只能算是外因,其內因是培根的機能紊亂,兩者結合在一起,產生消化不良。另外,等火隆及變色赤巴的異常與本病...
2017-03-07 -
藏醫學的水腫病
水腫病是常見的病症。藏醫認為,其病因是複合的、一是內因,一是外因。內因由體內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的機能紊亂所致。外因方面,則包括飲食所傷,飲食不化,或勞動之後牛飲過量,或腹泄之後再服不易消化或不...
2017-03-07 -
藏醫把熱證分為哪幾個類
熱證的病因有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方面,多由於體內赤巴的機能紊亂,加上情緒方面的瞋怒所致。外因方面,主要是飲食失節,喜食和過食辛熱、酸性、鹹味食物,以及肉類、酒類、紅糖等,加上生活上過度勞累,劇烈...
2017-03-07 -
藏醫是如何理解感冒的?
感冒是普通常見病。藏醫認為,感冒與四時氣候反常,受污濁之穢氣蒸蒸有關;加上疲勞,忿怒恐懼,飲食不潔之物或飲食不節,外邪沿人鼻孔左右兩側之兩條脈道進入體內,遂致本病。 感冒的症狀表現包括鼻塞、打噴嚏...
2017-03-07 -
藏醫學的治療之放血
放血療法是藏醫治療學中一種頗具特色的治療技術,它採用一種特殊的放血刀,在患者身體的特殊放血部位進行,具有較好的療效。這種療法現今仍在藏醫的治療中普遍應用,尤其是農村地區。 1.適應症 放血有較嚴格...
2017-03-07 -
藏醫的火灸療法
火灸療法在藏醫諸療法中,具有悠久的歷史。吐蕃時期曾用火灸療法來治療熱性病,包括赤巴病、瘟疫病,只是後來才逐漸把它限制在主要治療寒性病症上。現代,火灸療法一般巳不用於熱性病,而多數用於治療象胃火衰微...
2017-03-07 -
藏醫學的理論體系
藏醫學具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並有效地指導著臨證實踐。 從藏醫學形成的過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藏醫形成的早期,也就是它的奠基時期,尤其是萌芽時期,藏族先民主要依靠自己本民族與疾病進行鬥爭,逐步積累...
2017-03-07 -
藏醫學的三因學說
所謂三因,就是指隆、赤巴和培根這三種因素,這是藏語的音譯,如果用意譯,就有不同的譯法,有譯為風、膽、痰的,也有譯為氣、火、粘液或風、火、水土的,譯法不一,不僅有些含義不同,而且難於反映藏醫的全貌,...
2017-03-07 -
藏醫學的病因學說
—種學說認為,疾病的病因需要有三個條件,即起源、蓄積和誘發,這稱為疾病的外緣學說。 關於疾病的起源,這種學說認為與時令、人體的五官以及起居行為相關,凡是這幾方面出現不足、或過盛、或相反現象時,都可...
2017-03-07 -
藏醫的診斷方法之一問診
問診,指醫生向就診的患者提出問題,其範圍很廣,只要與疾病有關的任何線索,都在詢問之列。在民間(包括在內地的漢族)都有一種不太科學的認識,以為醫者如果詢問病人的種種情況,就表明其醫術不夠高明。他們都...
2017-03-07 -
藏醫的診斷方法之一色診
色診事實上與漢族中醫的望診比較接近,但沒有中醫所觀察的範圍那麼廣泛,它只是觀察顏色的變化,而不包括中醫所說的精、氣、神這些內容。 藏醫的色診也有其獨特之處。例如,通過觀察食物的顏色,判斷其是否有毒...
2017-03-07 -
藏醫季節養生與防病
藏曆中以兩個月為一季,將一年分為六個季節,分別為前春、後春、夏季、秋季、前冬、後冬。季節氣候變化會引起人體內發生變化,因此,每個季節都各有其養生的原則。 前 春 前春是指藏曆的二月和三月。這時天氣...
2017-03-07 -
藏醫食物的特性與作用
糧食類 芒類 稻米:柔軟而滋潤,其性涼而輕,主要治療三邪疾病,止瀉止吐,增強陽氣。 小米:性重而涼,能滋養身體,促使骨折癒合。 小麥:性重而涼,能滋養身體,治療隆病和赤巴病。 青稞:性重鎮而涼,味...
2017-03-07 -
藏醫放血療法
藏醫治療學豐富多彩,其中許多獨特的治療方法,體現了濃郁的民族特色,至今仍廣泛沿用。 藏醫放血療法是一種比較劇烈的手術治療,通過將血管切開或穿破,進行手術放血,將病血引出體外,達到治療目的。 藏醫放...
2017-03-07 -
藏醫艾灸療法
藏醫艾灸療法歷史悠久,運用廣泛,主要用來治療一些寒性病,如消化不良、胃火衰敗、浮腫、水腫、黃水症、瘰鬁、炭疽、神經錯亂、健忘症、脈病等,其中黃水病和脈病療效尤佳。在熱病的後期,也可運用火灸施治。 艾...
2017-03-07 -
藏醫催吐療法
藏醫催吐療法就是利用內服藥物導致嘔吐的一種療法,適用於積食不化,胃中或上脘痞積,誤食毒物,血、痰充斥於胃、蟲病,特別是嘔吐痰涎等疾病。而對於體質虛弱者、老人、小兒禁用,若誤服毒物時間已久,毒物已不在...
2017-03-07 -
藏醫的三因學說
隆、赤巴、培根為藏語音譯,漢譯有譯為“氣、膽、痰”者,有譯為“氣(或風)、火、粘液(或水和土者)”,即所謂的三因。三因學說是藏醫學的理論核心之一。 隆,是人體的一種動力,與中醫的“氣”的概念相似。...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