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藏醫學的水腫病

水腫病是常見的病症。 藏醫認為, 其病因是複合的、一是內因, 一是外因。 內因由體內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的機能紊亂所致。 外因方面, 則包括飲食所傷, 飲食不化, 或勞動之後牛飲過量, 或腹泄之後再服不易消化或不潔之物;再加上居處潮濕陰冷;還可因為患熱病之後, 治療不當, 或放血過多, 或服用寒涼藥過甚。 諸多因素引致胃火衰微, 不能進行正常消化, 消化過程不完全, 形成黃水滯留, 又受隆之影響, 水液氾濫, 引致水腫。

1.水腫症狀

一般開始時為灰色浮腫, 即人體膚色晦暗, 面部、足背浮腫, 口腔內粘膜及唇舌均無光澤,

缺少血色, 脈沉而細。 進而變成下墜性浮腫, 即西醫所謂的重力性浮腫, 主要波及人體下部, 即下肢、陰囊等, 然後進入水腫的最後階段。 藏醫認為, 有內、外、中三種水之不同。 外水指肉眼所能見者, 多在皮膚部位;內水則發生在身體內部, 都在內臟如大腸、膀胱等處;而中水則是在內、外二種水腫之間, 充斥於肌肉與皮膚之間的皮下部位。 但不論何種水腫, 患者都表現出氣喘氣短, 小便短少, 全身乏力困倦, 尤以行路時喘甚。

藏醫在辨認本病時, 應分別寒熱症之不同, 凡是熱證型的, 都有小便發紅或深黃, 目睛亦色深, 腹部膨隆而脹滿, 有時且有青筋暴露, 四肢則肌肉乾瘦, 甚似漢族中醫之臌脹病, 脈象緊;如是寒證型的,

脈象緩而遲, 小便呈灰青色, 口不覺渴, 胃腸鳴叫, 有時可水瀉浮腫多呈凹陷性水腫。

2.水腫病的治療

水胖病治療的方法甚多, 應該視病的輕重及久暫而分別施治。

發病初期, 在飲食方面宜吃新鮮的羊肉和融化的酥油等。 藥物方面有五味石榴散和白甘露丸(藥物組成見前), 六味大香散(大茴香、乾薑、小米辣、信筒子、訶子、蓽茇);還可以服去黃水的緩瀉劑。 另外也可採用馬乳或駱駝乳外擦全身的方法。

如到了疾病的中期, 藏醫則採用多種療法以去水。 計有轉變水道法等5種, 所謂轉變水道法, 就是用四味石榴散(見前)升舉胃火, 對寒性水腫有效;如果是熱性水腫, 則須再加上紅花、甘草、蕪荽子、草玉梅子、雕羽燒存性, 以上研末用融酥油調服。

乾涸法是用水銀、硫磺、沙棘果膏、乾薑、胡椒、蓽茇, 再加上火硝、灰鹽、白磠砂、紫磠砂、光明鹽、青鹽, 研成細末, 加紅糖作成丸藥服用, 頗有療效, 利水之力甚大。 與此同時, 還要用狼皮或猞猁皮包裹腰部溫熨;再加上火灸臍部、鎖骨下凹處、第1椎、第12椎等穴。 飲食方面要吃羊肉、熱糌粑、野牛肉東加乾薑、蕪荽子等。 並避免風寒、潮濕。 另有疏通法、引水法及築堤防水法等, 其中疏通法比較複雜, 在此不贊;引水法則是用動物骨頭、陳鹿角、鐵線蓮、金露梅枝等共燒成灰內服;外用放血法。 築堤法是用熊膽、麝香、瓦葦、紅花研末蜂蜜調服;外用火灸臍部、第1、12椎及鎖骨下部位。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