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寒雜病論》
包括“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內容。 傷寒部分(即《傷寒論》),按該病起始為發熱的特徵,分成六種證候類型,即三陽(太陽、少陽、陽陰)、三陰(太陰、少陰、厥陰),三陽表示熱實,三陰表示寒虛。根據病邪...
2017-03-07 -
《敖氏傷寒金鏡錄》
元代敖氏著有《點點金》和《敖氏傷寒金鏡錄》,介紹傷寒病等的方法,內有12幅舌診圖,是舌診第一部專著(後經元代杜本增補24圖,合成36種病理舌象圖),圖文對照,較為直觀。 全書僅一卷,載集白苔舌、...
2017-03-07 -
兜體治傷寒
原載《遵生八箋》,文曰:元氣虧弱,腠理不密,則風寒傷感。患者端生盤足,以兩手緊兜外腎,閉口緘息,存想真氣自尾閭升過夾脊,透泥丸,逐真邪氣,低頭屈仰如禮拜狀,不拘數,以汗出為度,共疾自愈。訣曰:跏趺...
2017-03-07 -
傷寒亡陽
傷寒亡陽 病證名 ①傷寒雜病中出現的亡陽證。 《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複吐利。” 證見汗出不止,惡寒踡臥,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
2017-03-07 -
傷寒的疾病查詢
病因 傷寒桿菌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力較強,在水中可存活2~3周,在糞便中能維持1~2個月,在牛奶中不僅能生存,且可繁殖。耐低溫,在冰凍環境中可存活數月,但對光、熱、乾燥及消毒劑的抵抗能力較弱,日光...
2015-11-17 -
腸傷寒“蓄血證”治驗一則
馬某,男,60歲。1982年夏暑之際,因罹患“腸傷寒”在當地醫院予抗生素治療後,身熱已退,但仍瀉下紫黑色稀便數百毫升,神志漸昏沉,因家中經濟拮据,出院回家準備後事。適逢單兆偉回鄉,遂延請其診治。察...
2017-03-08 -
《傷寒論》第28條“去桂”應理解為減桂之量
《傷寒論》原文第28條:“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主之。”本條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是服桂枝湯或下之之前...
2017-03-08 -
地方性斑疹傷寒
病因 發病原因主要是鼠蚤體內的莫氏立克次體經破損的皮膚表面進入人體導致人感染莫氏立克次體,從而使人患地方性斑疹傷寒。 臨床表現 潛伏期6~16天,多為12天。少數患者有1~2天的前驅症狀如...
2015-11-13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臨床特點
1.流行病學 多發於冬春季,有虱叮咬或進入疫區生活史。 2.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10~12d,急起,寒戰,高熱,劇烈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顏面潮紅,肝、脾腫大,數日後出現充血性斑丘疹,漸漸變...
2014-02-12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預防
【預防】 本病在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大流行,造成重大危害。目前流行性斑疹傷寒仍是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學監測專案之一,其預防關鍵在於防虱、滅虱和廣泛開展群眾衛生運動。 (一)管理傳染源 患者應予滅...
2014-02-12 -
厥陰傷寒型瘧疾
療法:刺足厥陰。 證候表現:足厥陰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非癃狀也,數小便,意恐懼,氣不足,腸中悒悒。 出處:《諸病源候論》·卷十一(卷)·瘧病(段) 原文: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
2017-03-08 -
小兒傷寒會發熱嗎?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但以夏秋季節發病多。 傷寒的起病大多數比較緩慢,發熱往往是最早出現的症狀。發熱前可能有畏寒,接著體溫逐日上升,大約至5~7天時達高峰,體溫可...
2017-03-08 -
關於傷寒
傷寒又名腸傷寒,是由傷寒杆曹侵襲引起以持續發熱、肝脾腫大,玫瑰疹、相對緩脈及白細胞減少為特徵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屬中醫“濕溫”範疇. 病因病理 中醫學認為本病外感濕熱病邪,也可因素蘊脾濕又複感外邪而發...
2017-03-08 -
副傷寒的預防
預防傷寒副傷寒要注意飲食衛生,把好“病從口入”關: 1不生吃或半生吃毛蚶、牡蠣、蟶子等海產品。 2不要到衛生條件差的攤點、餐館就餐。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喝生水,飯前便後要洗手 。 4凡有...
2017-03-08 -
傷寒的預防
預防傷寒副傷寒要注意飲食衛生,把好“病從口入”關: 1不生吃或半生吃毛蚶、牡蠣、蟶子等海產品。 2不要到衛生條件差的攤點、餐館就餐。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喝生水,飯前便後要洗手 。 4凡有...
2017-03-08 -
副傷寒的臨床表現
副傷寒的潛伏期較傷寒短,一般為8~10天,有時可短至3~6天。副傷寒甲、乙的症狀與傷寒類似,但副傷寒丙的症狀較特殊。 (一)副傷寒甲、乙 起病徐緩,但驟起者不少見,尤以副傷寒乙為多。開始時可先有急...
2017-03-08 -
什麼是副傷寒
由副傷寒桿菌所致的急性傳染病。副傷寒的臨床表現與傷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較輕,病程較短,病死率較低。副傷寒丙尚可表現為急性胃腸炎或膿毒血症。
2017-03-08 -
傷寒的治療
治療傷寒應掌握辨證論治原則。傷寒六經病總的治則為祛除外邪,扶助正氣。三陽病多屬表證、熱證、實證,以祛邪為主,三陰病多屬裡虛寒證,治法應以扶正為主。但傷寒病的診治較為複雜,倘若誤治,可致變證迭現。如太...
2017-03-08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免疫學檢查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外斐反應(Weif—Felix)最早於第4病日可出現陽性反應,病程第2~3周達高峰,陽性率以第4周最高,之後抗體滴度及陽性率均迅速下降。抗體滴度1:160以上或雙份血清呈4倍以上升...
2017-03-08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傳播方式
流行性斑疹傷寒(epidemictyphus)又稱虱傳斑疹傷寒(louse-bornetyphus),是普氏立克次體(Rickettsiaprowazekii)通過人虱為媒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流行性...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