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治病 看傷寒學少陽病別只盯著膽
中醫在治療疾病上,有非常大的優勢,而中醫的書籍也非常的多,很多都是有幾千年的歷史,相信懂中醫的人都清楚《傷寒論》。同時,對於少陽病的治療,中醫也是非常佔優勢的,而中醫認為,我們在治療的時候不要就...
2016-05-20 -
甲型副傷寒的傳染途徑
一、甲型副傷寒的傳染途徑1. 甲型副傷寒的傳染途徑之水源2. 甲型副傷寒的傳染途徑之食物傳播3. 甲型副傷寒的傳染途徑之日常生活接觸二、甲型副傷寒吃什麼比較好1. 甲型副傷寒吃糖類食物2. 甲型副傷...
2017-02-11 -
《傷寒論》中有關中藥用法
給藥途徑是影響藥物療效的因素之一,服用方法得當,藥物直達病所,常可顯著提高藥物療效。《傷寒論》113方絕大多數為口服給藥,如桂枝湯、麻黃湯等,但除此之外還有直腸給藥與灌腸療法。 《傷寒論》第2...
2012-11-16 -
傷寒遺毒型小兒乳蛾
治療方法:用治單乳蛾一方,明日用治單乳蛾二方。 病因病機:此症因傷寒後發散未盡。 證候表現:身熱噁心,恐見痧疹,六脈浮數,生於雙蛾之旁,或左或右。 處方:用六味東加:蘇葉(一錢)羌活(二錢)鮮新芫...
2017-02-18 -
太陽傷寒表實與太陽誤下邪氣
外感熱性病類型繁多,不同類型,當選用不同方藥區別論治,不能執一方一藥以應付複雜的病變。桂枝湯主治範圍雖廣,但其作用也有一定限度,它的主要功能是疏風解表,調和營衛,適用於發熱、惡風、汗出、脈浮而緩的...
2017-02-19 -
咽喉乾燥者、淋家、汗家患傷寒表實證不可發汗
傷寒表實非汗不解,但也有不可發汗的,具體問題要作具體分析。 咽喉乾燥者。《傷寒論》提出“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咽喉在人體是一個重要的門戶和通道,亦是陰液集聚之處,許多經脈都從這裡通過,特別是肺腎...
2017-02-19 -
亡血家、瘡家、衄家得了太陽傷寒的治療
亡血家。亡血家是指久患失血病症,如吐血、衄血、使血、崩漏……,或素有貧血疾患的病人。這些患者由於平素氣血虧損,極易招致外感,但是不可直接用發汗法。因汗為氣血所化,在氣血不足的情況下,妄行發汗是為誤...
2017-02-19 -
傷寒表實證出現尺脈遲、尺脈微和胃中虛冷還能用發汗法嗎?
傷寒尺脈遲。《傷寒論》指出:“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從這裡可以看出,脈浮而緊為施用汗法的重要指征。如果傷寒表實,症見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按其脈僅寸關浮緊,尺部脈不緊而遲弱,這...
2017-02-19 -
溫病與傷寒的關係與鑒別
溫病與傷寒雖是兩個不同的疾病,但兩者又有一定的聯繫。欲搞清兩並之間的聯繫,首先要明確傷寒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傷寒是一切外感急性熱性病的總稱,既包括風寒病邪引起的中風,傷寒,又包括溫熱病都引起的濕...
2017-02-19 -
斑疹傷寒疫苗
【別名】 斑疹傷寒疫苗;流行性斑疹傷寒鼠肺疫苗 【適應症】 主要用於重點疫區的居民和工作人員,不受年齡限制 【用量用法】 在上臂外側皮下注射:第1年注射3次,每次間隔5~10日,以後每年注射1次...
2017-02-19 -
傷寒桿菌脂多糖
【適應症】 1.能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防禦系統的體液因素,如可見補體和備解素的含量增高,也可誘生干擾素此外,還觀察到β-溶素、溶菌酶等升高。 2.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細胞吞噬功能,提高巨噬細胞與中性...
2017-02-23 -
流行性斑疹傷寒鼠肺疫苗
【別名】 斑疹傷寒疫苗;流行性斑疹傷寒鼠肺疫苗 【適應症】 主要用於重點疫區的居民和工作人員,不受年齡限制 【用量用法】 在上臂外側皮下注射:第1年注射3次,每次間隔5~10日,以後每年注射1次...
2017-02-23 -
《通俗傷寒論》
傷寒、溫病著作,12卷,清·俞根初撰。 作者融合古今傷寒論著,結合臨證所得而撰,後經何秀山加按、何廉臣增訂、曹炳章補缺、徐榮齋整理,易名為《重訂通俗傷寒論》。 全書分傷寒要義、六經方藥、表裡...
2017-03-07 -
辨證傷寒派學術特點
一、強調六經辨證之法可以識萬病 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六經辨證,以此指導立法處方,是辨證傷寒派的主要特點。他們強調《傷寒論》的六經決非為傷寒一病而設,而是分司諸病的提綱,傷寒當宗此六經,雜病亦當宗此六經...
2017-03-07 -
辨證傷寒派辨明《傷寒論》本意的程應旄
程應旄,字郊倩,清代康熙年間新安人,生卒年月不詳,著有《傷寒論後條辨》一書,以發揮方有執、喻嘉言未盡之學說。 《傷寒論》是部什麼性質的著作?這是程氏著力論證的首要問題。他認為,《傷寒論》不是治療傷...
2017-03-07 -
通俗傷寒派
通俗傷寒派是研究外感熱病的傳統流派之一,它形成於北宋,明清兩代有較大的發展。在學術上該流派主張遵循傳統,在《傷寒論》的基礎上吸收歷代各家臨床經驗,從而構築起外感熱病的辨證論治體系,由於該流派的學術見...
2017-03-07 -
通俗傷寒派的學術特點
一、以廣義傷寒為研究物件 傷寒的涵義有廣狹之分,廣義的傷寒是外感熱病的統稱,狹義的傷寒則是外感風寒所致的病症。通俗傷寒派以論廣義傷寒為主,例如朱肱的《類證活人書》除論狹義傷寒以外,尚論證了傷風、熱...
2017-03-07 -
通俗傷寒派重視傷寒夾證的戈維城
戈維城,字存橘,明代吳中名醫,著有《傷寒補天石》(1644年)一書,立論多宗陶節庵,在論述傷寒夾證方面較為詳細,《補天石》所論夾證有:勞力傷寒、夾食傷寒、夾氣傷寒、夾血傷寒、瘡瘍發熱傷寒、痧病傷寒...
2017-03-07 -
通俗傷寒派擅治夾虛傷寒的張景嶽
張景嶽(1563-1640),名介賓,字會卿,景嶽是其號。別號通一子,明代會稽山陰人。景岳生平精研《內經》,博覽群書,精通天文、曆法、兵法、象數、音律、易理等,醫學造諸頗深。時在京師醫名極盛,...
2017-03-07 -
傷寒派
【傷寒派】自從漢代張仲景著成《傷寒論》以來,後世醫家結合自己的經驗體會對該書加以批註、發揮者數以百計,對發揚仲景學說起了一定的作用。他們之中雖有各種不同見解的爭論,但在繼承發揚仲景學說上則是一致的。...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