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溫病與傷寒的關係與鑒別

溫病與傷寒雖是兩個不同的疾病, 但兩者又有一定的聯繫。 欲搞清兩並之間的聯繫, 首先要明確傷寒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傷寒是一切外感急性熱性病的總稱, 既包括風寒病邪引起的中風, 傷寒, 又包括溫熱病都引起的濕溫、熱病(暑溫), 溫病(風溫)等疾病。 這五種疾病之一的傷寒就是狹義的傷寒, 它與溫病雖然同屬於廣義傷寒範用, 但兩者的性質截然不同, 不能混淆。 由此可見, 溫病與狹義傷寒雖均屬於廣義傷寒, 但卻是外感急性熱性病中性質完全相反的兩種疾病, 兩者是並列關係。

對溫病與傷寒(以下均指狹義傷寒)必須予以嚴格區別。

從發病季節來看, 溫病一年四季都有;傷寒多發生於冬天嚴寒季節。 從致病因素來看, 溫病是由溫熱病邪侵襲人體而形成’傷寒則是出風寒病邪所引起。 從病變部位來看, 溫病初起的痛變部位在手太陰肺經, 傷寒初感的病變部位是足太陽膀胱經。 從初期病理證候來看, 溫病初起, 溫亦襲肺, 肺衛不宣, 症見發熱微惡風寒(發熱重, 惡寒輕), 頭痛, 咳嗽, 或咽紅咽痛, 路汗出, 口微渴, 舌質邊尖紅赤, 舌苔薄白, 脈浮數等衰熱證, 傷寒初起, 寒邪襲表, 阻遏陽氣, 症見發熱惡寒(惡寒重, 發熱輕), 頭痛, 頂強, 身疼, 骨節疼痛, 無汗, 舌苔白, 脈浮緊等表寒證。 從治法上來看, 溫病初起宜辛涼解喪, 疏散風熱,
多選用銀翹散、桑菊飲;傷寒初期宣辛溫解表, 發汗解肌, 選用麻黃湯, 桂枝湯。 為了正確認識外感急性熱性病的變化規律和掌握辨證論治方法, 溫病學家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 創立了“衛氣營血”和“三焦”的辨證論治理論, 運用于溫病的治療I而傷寒學家很早就創立了“六經辨證”的方法, 對傷寒進行辨別和施治。 這兩種不同的認識方法, 在中醫學席界至今仍有重大的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