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通俗傷寒派擅治夾虛傷寒的張景嶽

張景嶽(1563-1640), 名介賓, 字會卿, 景嶽是其號。 別號通一子, 明代會稽山陰人。 景岳生平精研《內經》, 博覽群書, 精通天文、曆法、兵法、象數、音律、易理等, 醫學造諸頗深。 時在京師醫名極盛, 求治者盈門。 一時有人將他比為仲景與東垣。 張景嶽治療外感熱病的經驗主要反映在《景嶽全書》中的《傷寒典》一書中。

景岳是以溫補理虛著稱的, 故其治傷寒, 亦重扶正。 他據《內經》“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的經義, 認為挾虛傷寒最為可畏, 若肆意攻邪, 邪氣未盡而胃氣先傷, 即不盡脫而元氣更虛, 邪將更入。 他說:“凡臨證者但見脈弱無神、耳聾手顫、神倦氣怯、畏寒喜暗、言語輕微、顏色青白諸形證不足等侯,

便當思顧元氣”。 他常用理陰煎加柴胡, 或加麻黃, 治稟質不足, 發熱身痛, 脈數不洪, 內無火證的病人。 若真陰虧虛不能作汗, 則用補陰益氣煎、左歸飲等;陰盛格陽, 真寒假熱, 則用右歸飲等。 他說:“余常籍此而存活者, 五十年來若千人矣。 ”可見張景嶽在夾虛傷寒的論治上是有獨到之處的。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傷寒和副傷寒有什麼區別?

    感染傷寒後會出現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相對性心律減慢、脾臟腫大,身軀出現紅疹、咳嗽,成年人較常見有便秘或腹瀉,淋巴組織病變,若不治療,會造成小腸出血或穿孔。副傷寒之症狀較輕,死亡率也較低。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