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十二時辰養生發 依陰陽變化
中醫養生歷史悠久,古代不少養生家推崇12個時辰各自依照晝夜陰陽變化規律進行養生。下面為你介紹古人的“十二時辰養生法”,大家不妨一試。 起床輕微活動 1、卯時(5:00-7:00) 見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齒300次,轉動兩肩,活動
-
痤瘡毛囊炎有什麼區別
很多朋友都認為痤瘡毛囊炎是一種疾病,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要知道這可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人們之所以會有這樣錯誤的認識,是因為毛囊炎的症狀和白頭粉刺很類似所以會將這些皮膚問題混為一談。在這裡就告訴您,其實他們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治療的時候也
2014-05-09 12 -
鹿角膠為止咳之良藥
鹿角膠為鹿角煎熬濃縮而成的膠狀物。味甘、咸,性溫,歸肝、腎二經。有溫腎益精,養血安胎及止血之佳效,故而多用於虛勞羸瘦、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陽痿滑精、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崩漏帶下、吐血、衄血、咯血、尿血、陰疽等證。近年來,筆者將本品運用於咳
2017-03-10 26 -
白細胞減少的危害
人體組織也是有著很多方面,任何一個地方出現問題,都是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對身體出現一些不良情況的時候,也是要注意不能置之不理,這樣對身體各方面,都是沒有任何幫助,那白細胞減少的危害都有什麼呢,對這個也是很多人不太清楚的,不過出現這
-
如何治療神經性皮炎
大家都會對自己的皮膚很敏感,都是希望它不要受到各種的傷害,神經性皮炎,卻不讓大家省心,發病是挺多的,也不是那麼的好治療,讓大家都傷透了心,它會讓大家皮膚瘙癢,是一種慢性皮膚病,經常見於成年人,兒童不多見的。大家要保持好的心態及時的去治療
2014-05-08 16 -
輕鬆變美人中醫給您支招
現在看到女明星們個個是“天山童姥”,30歲的年紀,還是18歲的面孔。一打聽,她們都在養生。可是自己也在養生,為什麼面孔仍然是“寫實主義”呢?原來,你的養生功夫沒做到家。 實踐了很久的中醫養生的辦法為什麼一直都沒有效果呢?還要繼續進行
-
腹痛用藥辨析
腹痛原因很多,部位上有少腹、小腹、大腹之別。痛在臍上,病多屬脾;痛在臍兩側及少腹,病多在肝;痛在臍下,病多屬腎;脹痛多氣滯,刺痛多血瘀,冷痛為寒,灼痛多熱,隱痛多虛等。臨證用藥多有不同,當細辨析。 香附、川楝子止腹痛,以肝氣鬱滯腹痛為用,
2017-03-10 10 -
中醫秋季養生之道
《黃帝內經》薈萃先秦諸子百家養生之道,從醫學角度探討養生與長壽,創造了不少養生理論和方法。 自然觀 “天人合一”。人體要順應自然規律,才能維持正常生命活動。“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苟疾不起,是謂得道。” 根據四時不同,採用春養生
2010-10-18 10 -
去積導滯萊菔子
萊菔子臨床上多炒用,也有生用的,“生升熟降”,用時需搗碎,炒萊菔子,要炒黃。萊菔子性味辛、苦,無毒。為健胃、祛痰劑。功能:下氣、化痰、消食。主治胃炎、支氣管炎、痰喘、食積、氣滯、胸悶、腹脹等。 降壓:血隨氣動,萊菔子降氣的同時並能降壓。用
2017-03-10 10 -
生薑乾薑入藥不一樣
薑是一種人們熟悉的菜肴和調味品,也是大多數人所知的一味常用中藥,無論是生薑還是乾薑都有一定的防病治病作用。但我們應當看到,兩薑在性能與藥理作用方面是有差異,不能隨意混用的。尤其對乾薑的使用要慎重,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副反應。 生薑具有辛溫解表
2017-03-10 10 -
坐骨神經痛的鍛煉方法
說到了坐骨神經痛這個疾病,相信很多朋友都並不覺得陌生,反而已經是非常熟悉了。坐骨神經痛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神經系疾病,主要是長期久坐或者一些肌肉拉傷等引起的一種疾病。而坐骨神經痛主要的臨床表現包括了大腿後部,小腿後外側等出現疼痛地狀況,甚至
2014-05-08 13 -
如何烊化中藥
當醫生給病人開中藥處方的時候,有時候在處方中某味中藥的後面用擴號寫著先煎、後下、包煎、烊化或沖服等字樣。尤其是用阿膠等膠類中藥材配伍其他中藥治療各種病症時,醫生通常會注明“烊化”字樣,也就是用熱溶液將其溶化的意思。而所謂的熱溶液,可以是白
2017-03-10 24 -
蘋果醋膠囊
又到了減肥的季節了,減肥的方法有很多,而蘋果醋膠囊可以說是時下最受歡迎的一種減肥駢品了,蘋果醋膠囊是一種適合便和長痘痘的人服用的一種減肥產品,由其是對於那些長期減肥而起不到一個好的減肥效果的人來說,蘋果醋膠囊更可以說是一種近乎完美的減肥
2014-05-08 45 -
皂莢祛痰功效芻議
皂莢系豆科植物皂莢樹的果實,性味辛,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有祛痰之殊功。考其祛痰之力,本草諸家多有描述。《藥品化義》雲:“皂莢味大辛主升散……為搜痰快藥”,《日華子》曰其“消痰”,《得配本草》稱其“搜風除痰”,《本草綱目》載:“通肺及
2017-03-10 17 -
糜爛性胃炎 中醫辯證四種類型進行了治療
糜爛性胃炎急性期常以上消化道出血為主,慢性期以胃脘部疼痛為主。病因可分為兩類:外源性為藥物和酒精;內源性為嚴重創傷、燒傷、大手術後、肝腎肺功能不全及應激性潰瘍等。病理可見胃及十二指腸和食管的黏膜發生糜爛或急性潰瘍,並伴有點、片狀出血。
2010-10-18 13 -
附子用之不慎亦傷陽
《傷寒雜病論》中用附子共有39方,以“枚”作為計量單位的有34方,最少者用1枚,最多者用3枚。經實物考察折算,1枚附子約5克,可知仲景用附子量當在5~15克之間,用量不及則無濟於病,太過則損傷陽氣。然為醫皆知附子溫壯陽氣,未有問津附子亡損
-
亞健康狀態 中醫刮痧可改善
1、亞健康狀態--疾病的預警信號 亞健康狀態是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過渡階段,這個階段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此時臟腑器官活力逐漸降低,反應能力減退、適應能力下降,會出現一些輕重不同的不適症狀。比如:有人經常感到全身乏力,頭
-
魚腥草顆粒
魚腥草顆粒其實就是一種魚腥草的提取物,這種提取物物的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可以說是相當的廣泛的,其中魚腥草顆粒具有清熱解毒,通尿利尿的作用,可以說適合日常養生常用的一種保健品,當然了魚腥草顆粒也可以被當作一種治療疾病的良藥。 由其是對
-
黃芩炮製不同療效有差異
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在應用上有生用、炒用、酒炒、炒炭的區別,由於炮製方法不同,功效有一定的差異。 生黃芩:偏於清熱燥濕,多用於濕熱病症,如濕溫、黃疸、瀉痢、熱淋等證,常與滑石、通草、豆蔻、梔子等
2017-03-10 45 -
花椒椒目功效大不同
花椒與椒目均來源於芸香科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花椒或青椒,但功效卻不相同。 花椒是成熟的果皮,味辛,性熱,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止痛、殺蟲的功效,用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常與乾薑、人參、蒼術、厚朴等配伍;單用本品炒熱布包溫
2017-03-10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