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告訴你飯後如何養生
食後手摩腹 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曾說:“中食後,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食畢摩腹,能除百病。“食後按摩腹部,既可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內血液迴圈,有益於增強胃腸功能,又可作為一種良性刺激,通過神經傳人大腦,有益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調節
-
中醫治療體虛感冒
氣虛型:症見體質虛弱,肌肉鬆軟,汗多不止,精力不振,不愛戶外活動,脈軟弱無力。治療宜益氣固表。代表方是玉屏風散(黃芪15克、防風12克、白術10克),可酌加山藥12克、牡蠣10克、太子參10克等同煎飲服。 脾虛型:症見易患感冒,食欲
-
五大型論治 肝腎綜合征中醫如何辨證論治
中醫治療肝腎綜合征常分以下5型論治: (1)肝鬱氣滯,水濕內阻:證見尿少尿閉,噁心嘔吐,納呆腹脹,腹有振水音,下肢或周身水腫,頭痛煩躁,甚則抽搐昏迷,舌苔膩,脈實有力。治宜疏肝解鬱,健脾利濕。方選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東加減:柴胡、白芍、
2010-09-03 16 -
對症用藥解除病痛 中醫治療阿米巴痢疾方
中醫藥治療 (1)濕熱阻滯:腹痛、腹瀉,下痢膿血,黏液.呈暗紅色果醬樣,腐敗惡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除濕,行氣活血。 方藥:白芍12克、當歸10克、木香10克、檳榔10克、連翹10克、黃連10克、生
-
中醫告訴你最養生的睡眠方式
睡眠其實是養生的一個重要部分,睡眠品質如何,直接影響到精神的恢復和身體健康。一起來看看如何選擇最養生的睡眠方式吧。 睡眠其實也是一門學問,注意睡眠的一些小細節,有助更好的休息,更快的恢復精神。 流通氣 人每時每刻都在呼吸,睡眠時
-
中醫妙招治療痰熱咳嗽
中醫認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臟腑內傷,影響於肺所致有聲有痰之證。應辯證而治。 燥火咳嗽:乾咳、少痰、唇及咽喉乾燥。可用涼膈散或清燥救肺湯來清燥潤肺。 痰濕咳嗽:痰多粘稠,喉中呼嚕作響,可能出現胸悶,呼吸急促等症狀。可服用二陳湯治療
-
中醫的食療藥膳 改善腫瘤患者厭食的症狀
腫瘤患者厭食的原因有多種,中晚期腫瘤患者常有厭食,是因為腫瘤組織本身分泌的物質有時可抑制食欲。放療、化療的副作用也可引起厭食,儘管止吐藥可控制嘔吐,但無法減少厭食和促進食欲。消化系統腫瘤本身影響消化功能的正常運轉,如肝癌、胰腺癌等患者
-
秋季抗鼻炎 中醫中藥好幫手
進入秋季,不少鼻炎患者都會“非常準時”地出現各種症狀——不知不覺間突然連打噴嚏,一打就是四、五個;同時,患者的鼻子就像是總也關不住的水龍頭,不停地流清水樣的鼻涕,家裡的手紙更是用了一簍又一簍。據悉,張學友在接受某電視臺採訪時爆料,自己
-
腸胃不好與挑選的鞋子有關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足部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足部的健康影響著人體的健康。由於足底多個穴位與多個體內臟器相連,所以不同款式的鞋子,在刺激足底穴位的同時,還有可能對與胃腸道造成一定刺激和影響。特別是對於腸胃不好的人來說,更要注意鞋子的款式和舒
-
早上起來頭暈 試試中醫食療
早上起來你會感覺頭暈腦脹嗎?雖然睡得時間也足夠,但是總感覺沒睡醒,這可不是小毛病,也許隱藏著大問題。 清晨起來,常會有頭暈的現象發生。下意識中,人們總會給自己一個似乎看起來比較合理的解釋:“晚上睡得太晚”。並會安慰自己說,“這是小毛
2010-08-30 18 -
經常後背疼痛試試拔罐
後背疼痛怎麼辦? 在工作40分鐘至1小時左右應起來活動一下,伸伸胳膊,彎彎腰,像學生一樣做做操,可以解除肌肉的疲勞,緩解疼痛。此外,千萬不要貪涼,尤其是秋冬季節,天氣日漸寒冷,更應該注意保暖,防止外邪侵犯人體,造成疾病發生。 活動
-
中醫改善女人暗黃臉色
一、去黃必備課:臉黃是因為身體出了問題 太陽可能導致臉被曬黑,但是臉色不好,黃黃的,基本就是和身體有關係。外用美容品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頂多就是瞬間讓你滿足一下。工作勞累,心情鬱悶,血氣不足,然後臉色是擦多少保養品都是無濟於事的。費
2010-08-30 13 -
秋季護膚 中醫調理幫你忙
油性皮膚也要保濕 每個人膚質是與生俱來的,就好像有些人一出生就皮膚白,有些人一出生就皮膚黑,膚質也是天生的。 對於油性皮膚而言,雖然一到夏天臉龐都顯得油光光的,但到了秋季,皮膚同樣也會枯燥、起皮。此時首先要做的是給皮膚補水,專家建
2010-08-30 12 -
美白去黃中醫改善臉色
一、去黃必備課:臉黃是因為身體出了問題 太陽可能導致臉被曬黑,但是臉色不好,黃黃的,基本就是和身體有關係。外用美容品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頂多就是瞬間讓你滿足一下。工作勞累,心情鬱悶,血氣不足,然後臉色是擦多少保養品都是無濟於事的。費
2010-08-31 14 -
教你選擇適合自己的中醫減肥法
中醫對肥胖的認識早在古醫籍中就有記載,稱肥胖者為“肉人”、“肥人”。認為發生原因與“濕、痰、虛”有關,故肥人多濕、多痰、多氣虛。其治法有辨證施治、單方、驗方、氣功、針灸、耳針、藥膳等,這些方法對肥胖的治療起到良好的效果。常用的減肥中藥
-
中醫保健知識:秋季風寒易造成面癱
入秋後,天氣從炎熱逐漸轉涼,季節交替時節也是疾病多發時節。中醫專家提醒,天氣變涼,要謹防風寒之邪氣入侵面部,導致面部神經麻痹,出現面部神經炎,即面癱。 秋風是“邪風”“賊風”,如果過度吹風,常常會導致面部神經麻痹,嚴重時嘴歪眼斜。
-
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初秋飲食宜多吃葡萄
中醫養生專家表示,中醫認為葡萄可以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 人體在經歷了一個炎熱潮濕的夏季後,體內聚集了大量的毒素,而且內熱重、身體困乏,葡萄有很好的利小便的功效,在初秋季節,適當多吃一些,可以幫助人體排出毒素,消除內熱。
-
中醫治失眠辨五臟
過度“用心”的結果,就是讓“心”疲累不安、思緒不清,導致睡眠品質遭到破壞。此外,其他如肝火旺盛、脾胃失和,一樣容易與失眠“相伴”。下面,就現代人最易出現的幾種失眠症狀,給出了中醫飲食調理的方法。 肝鬱化火 從中醫角度看,壓力及鬱悶
-
頻繁打嗝 試試中醫療法
呃逆以胃氣不降,上沖咽喉而致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不能自製,有聲無物為主要表現的病證。又名噦、發呃。病位主要在中焦,由於胃氣上逆動膈而成。可由飲食不節,胃失和降;或情志不和,肝氣犯胃,或正氣虧虛,耗傷中氣等引起。 辨證論治: 治療
2010-08-31 40 -
牙痛中醫如何處置
牙痛的滋味多數人都體味過,如果掌握一些應急方法,則能在其發作時減輕一些疼痛。 處置方法 1.用花椒一枚,噙於齲齒處,疼痛即可緩解。 2.將丁香花一朵,用牙咬碎,填入齲齒空隙,幾小時後牙痛即可減輕,並能夠在較長的時間內不再發生牙痛(丁香
2016-08-09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