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寒犯肺證與風寒表證的鑒別
風寒犯肺證與風寒表證的臨床表現很相近似,但辨證要點各有側重。前者以咳嗽為主症,兼見風寒表證,且表證一般較輕;後者,以惡寒發熱為主症,咳嗽為或有症,即使出現亦很輕微,這是兩者的主要區別。前者為表裡同病,後者是單一的表證。
2017-03-07 17 -
風寒束肺、寒邪客肺、飲停於肺、痰濕阻肺四證比較
證候 風寒束肺 寒邪客肺 飲停於肺 痰濕阻肺 性質 實證 實證 本虛標實證 外感急性發作屬實,慢性發作為本虛標實證 主症 咳嗽痰液稀白 咳嗽氣喘痰液稀白 咳嗽氣喘,痰液清稀,色白量多呈泡沫狀,喉中痰鳴倚息不能平臥 咳嗽痰多質粘,色白易吐
-
寒濕困脾證與胃寒證的鑒別
證候 相同症狀 不 同 症 狀 望 診 問 診 舌 脈 寒熱 進食 疼痛 二便 其它 寒濕困脾 口淡不渴泛惡,脘腹脹痛,舌淡苔白 面色晦黃或面目肌膚發黃,色如煙熏,或有面浮肢腫 納呆 便溏溲少 身困頭重、帶盛色白 舌淡胖苔白膩 濡緩 胃
-
胃病寒熱虛實鑒別
證候 疼痛性質 口味與口渴 進食 嘔吐 二便 其它症狀 舌 脈 胃寒 來驟痛劇遇寒尤甚喜暖喜按 口淡不渴 進熱食則痛減 嘔吐清水 胃腸水聲漉漉,或形寒肢冷,或神倦無力 舌淡苔白滑 遲或弦 胃熱 胃中灼痛嘈雜 渴喜冷飲口氣穢 消穀善饑食已
2017-03-07 20 -
脾病虛證鑒別
證 候 相同症 不 同 症 舌 象 脈 象 脾氣虛 腹脹納少、食後尤甚、便溏肢倦、食少懶言、面色萎黃 或浮腫,或消瘦 舌淡苔白 緩弱 脾陽虛 腹痛喜暖喜按,肢冷尿少或肢體困重,或浮腫,或帶下清稀 舌淡胖苔白滑 沉遲無力 脾氣下陷 脘腹墜
-
正常脈象是指什麼
正常的脈象,亦名常脈,又稱平脈或緩脈。常脈脈象從容和緩,不浮不沉,不遲不數,不細不洪,節律均勻,一息(一呼一吸)脈搏四或五至,每分鐘約60~90至,且應指有力。中醫認為常脈一般都有胃氣(從容和緩、節律一致)、有神(脈至數來去清楚,無三五不
2017-03-07 12 -
脈象之滑、澀、玄、緊
滑脈 脈來流利圓滑,如盤滾珠,多屬邪盛,痰食內滯。氣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時可見此脈,婦女妊娠時多見此脈,病脈則多見於痰飲、食滯、瘀血、實熱,如各種炎症,消化不良,實證閉經、惡性腫瘤等。 澀脈 脈來澀滯不暢,如刀刮竹,多屬精虧、血少、氣滯、
2017-03-07 10 -
脈診的分類、方法與注意
分類 1.遍診法: 頭、手、足三部,每一部各有天、人、地三候,合為三部九候。因為應用不便,後世不多用。 2.三部診法: 即頸部以人迎,雙上肢的寸口和雙足背的趺陽三脈,分候胃氣與十二經之氣。亦有加診太溪以候腎氣。 3.寸口診法: 即目前廣泛
2017-03-07 10 -
何為脈體脈率脈形脈幅?
脈象要素分解 脈象,是由脈位、脈體、脈力、脈率、脈律、脈幅、脈形七個基本要素所組成。由於這七個要素的變動,因而演變出紛紜繁雜的諸多脈象。若每種脈象,都能從七要素入手,加以分解,並弄清影響這些要素變化的原因、機理,則有助於對各種脈象的掌握、
2017-03-07 45 -
中醫四診切
[FS:CONTENT_START]切診是指醫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種形式的診察,或切或按,或觸或叩,以獲得辨證的資料。切診包括脈診和觸診兩個部分。 (一)脈診 脈診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動脈以瞭解病情的內在變化也稱切脈或診脈。 脈為血府,貫通周
2017-03-07 18 -
中醫切診的診脈部位
切診最常見的為切脈,甚至成為中醫的特徵形象,中醫認為全身血管四通八達,密佈全身,在心肺作用下迴圈周身,只要人體任何地方發生病變,就會影響氣血的變化而從脈上顯示出來,中醫通過診脈也可以瞭解全身氣血的情況,清朝江筆華有診脈歌:“病人雙腕,高骨
2017-03-07 13 -
脈診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1.診脈時內外環境要安靜,病人正坐或仰臥,手臂與心臟近同一水準。 2.醫生布指時先用中指確定關脈部位,然後食指在寸脈部位,無名指在尺脈部位。 3.力度要有舉按尋的變化,舉為輕取,按為重取,不輕不重為尋。 4.診脈時醫生呼吸要自然均勻,以醫
-
中醫切診之觸診
觸診是醫生用於對病人肌膚、四肢、胸腹等病變部位進行觸摸按壓,分辨其溫、涼、潤、燥、軟、硬、腫脹、包塊及病人對按壓的反應,如疼痛、喜按、櫃按等,以推斷疾病的部位和性質。 1.皮膚觸診:辨別溫涼潤燥及腫脹等。 皮膚的溫涼,一般可以反映體溫
2017-03-07 12 -
敗脈歌
雀啄連連,止而又作;屋漏水溜,半時一落。 彈石沉弦,按之指搏。乍疏乍密,亂如解索。 本息末遙,魚翔相若。蝦遊冉冉,忽然一躍。 釜沸空浮,絕無根腳。偃刀堅急,循刃責責。 轉豆累累,如循薏仁。麻促細亂,其脈失神。 敗脈十種,自古以聞;急救下藥
2017-03-07 13 -
脈診的臨床意義
脈象的形成,既然和臟腑氣血關係十分密切,那麼,臟腑氣血發生病變,血脈運行受到影響,脈象就有變化,故通過診察脈象,可以判斷疾病的病位與推斷疾病的預後。 1、判斷疾病的病位、性質和邪正盛衰。疾病的表現儘管極其複雜,但從病位的淺深來說,不在表
2017-03-07 28 -
其他臟腑與脈象形成的關係
脈象的形成不僅與心、脈、氣、血有關,同時與整體臟腑功能活動的關係亦很密切。 與肺的關係:肺主氣,司呼吸。肺對脈的影響,首先體現在肺與心,以及氣與血的功能聯繫上。由於氣對血有運行、統藏、調攝等作用,所以,肺的呼吸運動是主宰脈動的重要因素。
-
氣血是形成脈象的物質基礎
氣、血是構成人體組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它們對脈象的影響以氣的作用更為重要,這是因為氣屬陽主動,血液的運行全賴於氣的推動,脈的"壅遏營氣"則有賴於氣的固攝,心搏的強弱和節律亦賴氣的調節。具體地說,是宗氣的"貫心脈而行血氣"的作用。
-
心、脈是形成脈象的主要臟器
《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心主血,其充在脈”;《靈樞·本神》說:“心藏脈,脈舍神”。心臟搏動是生命活動的標誌,也是形成脈象的動力。脈象的至數與心臟搏動的頻率、節律相應,並受心臟氣血的影響。心血和心陰是心臟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心氣和心陽視
2017-03-07 14 -
二十八脈及主病之實脈類
1、滑脈 脈象特徵:往來流利,如盤走珠,應指圓滑,往來之間有一種迴旋前進的感覺,可以理解為流利脈。 臨床意義:主痰飲、食滯、實熱諸證。滑脈亦是青壯年的常脈,婦人的孕脈。 《素問·脈要精微論》說:"滑者陰氣有餘也。"痰飲、食滯皆為陰邪內盛
2017-03-07 11 -
二十八脈及主病之虛脈類
1、細脈 脈象特徵:脈細如線,應指明顯,切脈指感為脈道狹小,細直而軟,按之不絕。 臨床意義:主氣血兩虛,諸虛勞損;又主傷寒、痛甚及濕邪為病。 營血虧虛不能充盈脈道,氣不足則無力鼓動血液運行,故脈道細小而軟弱無力;又有暴受寒冷或疼痛,脈道
2017-03-0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