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堂醫視角看坐堂醫診所發展
筆者是一名坐堂醫生,想從這一角度談談中醫坐堂醫診所的發展問題。首先,中醫坐堂醫診所的發展模式不同於一般醫院,又不同於一般藥店,針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需要衛生與藥監部門通力合作,扶持發展。其次,開辦中醫坐堂醫診所的企業自身應有明確的方
2017-03-11 4 -
基層高年資中醫師可認定為全科醫師
農村基層中醫師每日應對形形色色的疾病,內、外、婦兒、五官、皮膚,各科患者都有,如果你不能應對,那太傷老百姓的心;說不會太失威信,太傷老百姓的感情。我在農村工作多年,來了小兒患者就是兒科大夫,來了婦產科病人就是婦產科大夫,你必須是全面手,而
2017-03-11 12 -
理中丸是太陰病的主方嗎
理中丸是太陰病的主方,這幾乎是歷代傷寒學者的共識,是不可能有疑問的。但,理中丸方出自《傷寒論》中的霍亂病篇,太陰病篇並沒有提到理中丸。為什麼?這似乎也不成為問題,《傷寒論》存在條文的錯簡、脫失,現在的《傷寒論》是經後人整理而成。那麼,至少
2017-03-11 40 -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上)
理學宗師朱熹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任何一門文化知識都有其理論思想基礎,認識中醫學的本質不在於以否定拋棄其形而上理論思想為導向的唯經驗論。也不在於以扭曲肢解,甚或廢棄其形而上理論思想為基礎的唯科學化。而應廣泛瞭解中醫學理論
2017-03-11 7 -
醫院文化建設需“四要四不能”
醫院文化建設既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也是一項系統工程。但在實際工作中,不少醫院把文化建設的主要精力和資金投向了醫院環境改善等“硬”件建設上,而在核心價值發掘、理念培育、行為規範體系建設等“軟”件建設上則比較薄弱。有的雖然能將兩者兼顧,但卻協
2017-03-11 7 -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下)
第八,疾病的轉歸預後與四時天地之氣的變化密切關聯。臟腑病症中,肝膽病多在夏季好轉,秋季加重,冬季持穩,春季又好轉;心小腸病多在長夏好轉,冬季加重,春季持穩,夏季又多好轉;脾胃病多在秋季好轉,春夏季節加重,再到長夏時節又好轉;肺大腸病多在冬
2017-03-11 23 -
淺談引血歸經
醫雲:“經者常也,月經有長度,經水有常期,其衍乎長者皆病也。”婦人月經失調者,多見經水先期,經量過多,月經持久不止,甚則崩漏等。臨證對出血過多的治療,古有塞流、澄源、復舊、止血、消瘀、補血等諸法。導致月經過多崩漏不止者,其病因病機錯綜複雜
2017-03-11 20 -
大腸液虧證與大腸燥結證鑒別
定 義 大腸液虧證:大腸津液虧虛,失於濡潤,傳導不利所引起的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和津傷陰損,濁氣上攻的證候。 大腸燥結證:邪熱結於腸道,消灼津液,津傷腸燥,壅塞氣機,腑氣不通所表現的腹脹痛拒按,便秘,日晡身熱等症狀。 病 因 大腸液虧證:
2017-03-11 49 -
山楂治麻疹鬚生用
山楂,性味酸、甘,微溫,歸肺、胃、肝三經,有消食化積,活血行氣之功,臨床多用於食滯不化、肉積不消、脘腹脹滿、腹痛泄瀉、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以及疝氣偏墜脹痛等證,運用得當,多有效驗。 麻疹是由外感麻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以發熱,咳嗽
2017-03-11 29 -
陳皮理氣化滯需大量
《本草綱目》中盛讚陳皮“通滯”之功,謂:“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倉,故橘皮為二經氣分之藥,但隨所配而補瀉升降也。浴古老人雲:陳皮
2017-03-11 8 -
中西醫融合創新研究方法
從中西醫的區別來看,中醫治人,西醫治病;中醫進行系統的機理調節,而西醫是器官修理;中醫先經驗、再臨床、而後研究,西醫則是先有理論基礎、再臨床、而後發展藥物;中醫更宏觀,西醫更微觀;中醫是多維、集成思維,而西醫是點式、線性思維;中醫遵循個性
2017-03-11 5 -
研發確切可控的新型複方中藥
中藥複方在幾千年的醫療實踐中顯示出確切而獨特的療效。但由於其成分和作用機理的複雜性,對藥效作用的物質基礎、作用機理、配伍規律尚缺乏認識,從而嚴重制約了中醫藥科學內涵的深入揭示、複方中藥的二次開發和創新組方的研製。要通過探索名方、優化大方、
2017-03-11 9 -
解決中藥產業化5大技術瓶頸
瓶頸一:中藥材生產落後於中藥工業發展。對策:提高種植技術,建立藥材品質標準,控制產品源頭品質,保證品質的同時穩定價格。瓶頸二:有效成分提取轉移率低。對策:國家從政策導向上致力於產學研結合,推動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重視製藥裝備技術提升,支援
2017-03-11 8 -
建立“藥物系統-生物系統”的研究模式
基於整體觀的中藥複方現代研究目前面臨二大瓶頸問題:一是“方-證-病”割裂的研究體系違背了中醫藥“整體觀”;二是“基因-蛋白質-代謝物分離” 的研究模式缺乏“系統性”。包括單一的組學研究、不同組學資料沒有較好地整合和關聯,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
2017-03-11 7 -
脾氣虛證與脾陽虛證鑒別
定義脾氣虛證:脾氣虧虛,運化功能低下,氣血化生乏源所表現的腹脹,便溏,食欲不振,面色萎黃等症狀。脾陽虛證:中焦陽氣虛衰,陰寒內生,運化功能障礙所表現的腹部疼痛,喜溫喜按,瀉下清稀,四肢不溫和脾氣虛的症狀。病因脾氣虛證:“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2017-03-11 9 -
小兒久咳分四型辨治
咳嗽是兒科常見的病症,特別是秋冬季節天氣變化大,嬰幼兒的抗病能力差,自我保護意識不夠,極易罹患。外邪入侵,小兒陽氣過盛又易化實熱,陰津不足則易化虛熱。臨床上一般分以下四型辨治。 風熱咳嗽 症見發熱,流涕,咳嗽,喉中痰鳴,咯吐黃痰,日重夜輕
2017-03-11 8 -
山楂配當歸治產後便秘
中醫稱產後便秘為產後大便難,或難解出,或多日不解,或解便不適,多因分娩傷血,血虛致津液不足或陰虛內生熱,灼傷津液而致。 病案 蔡某某,女,33歲,2007年9月15日初診。患者因“產後10天,大便5日未解”就診。經產婦,自然分娩,孕3產3
2017-03-11 10 -
談談“小柴胡湯法”
小柴胡湯出自《傷寒論》,主治“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脈弦”,是中醫和法的代表方劑,歷代中醫從本方中得到啟發,變化出以柴胡為君藥的柴胡流派,以通治各種疾病,是為柴胡派。其中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抓
2017-03-11 7 -
重用澤瀉治高血壓有良效
澤瀉,滲濕利水的作用與茯苓相似,二者常相須為用。茯苓兼能補虛,澤瀉兼能清熱,是二者之異也。 據臨床觀察,重用澤瀉有一定的降壓作用,治療高血壓,症見陰虛陽亢,頭痛眩暈,耳鳴健忘,腰膝痿軟,五心煩熱,心悸失眠,筆者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
2017-03-11 13 -
龍膽瀉肝湯治急性眼結膜炎
患者蘇某某,男,14歲。2011年4月15日診。患者因在學校感染流行性急性眼結膜炎而發病,經西醫用抗病毒藥和抗生素類藥物及外用眼藥水等治療,無明顯好轉。刻診:雙側眼結膜紅赤、灼熱脹痛,流淚畏光,眼糞,口苦,舌苔黃膩,脈濡數。辨證為肝膽濕熱
2017-03-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