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 僅有1次癲癇發作是不需要立刻開始抗癲癇治療的。 第1次癲癇發作後應著手進行以下工作:
①仔細評價是否是癲癇病;
②是否能夠再次發作, 一生中僅有1次癲癇發作的人存在。 大約有1/3的人在第1次癲癇發作後會出現第2次發作。 有研究顯示, 首次癲癇發作以後, 1年內再次發作的可能性為60%左右, 出現第2次或者是第3次癲癇發作後, 癲癇再發的危險性則提高至75%~80%:
③發作頻率:如果1年內僅發作1~2次, 且發作持續時間短暫, 這時也不需要開始抗癲癇的治療;如果1年內僅有1次發作, 但發作就是癲癇持續狀態,
④仔細尋找癲癇病因:癲癇復發的高危兒見於有進行性或結構性腦部疾病, 癲癇發作之前即有神經系統異常體征存在, 如腦癱、遺傳代謝病等;第1次發作為部分或局灶性發作;首次作為癲癇持續狀態;有陽性癲癇家族史;在16歲以前發病的幼兒或是在59歲以後發病的老年人;發作間期腦電圖出現癲癇放電;精神運動發育進行性倒退等。 有明確的病因存在, 癲癇再次發作的可能性非常大;
⑤患兒和家長的態度, 患兒和家長對於是否治療的態度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