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以腦功能短暫異常為特徵的一組臨床綜合症, 有原發性癲癇和繼發性癲癇的區別。 癲癇的發作大多具有間歇性、短暫 性、刻板性三個特點, 以突然昏僕, 口吐涎沫, 肢體抽搐, 移時自醒, 反復發作為主要表現。 臨床上有大發作、小發作、局 限性發作和精神運動性發作四種形式。 中醫稱本病為“癇病”, 其病機因先大遺傳, 或大驚卒恐, 情志失調, 飲食不節, 以及繼發於 腦部疾患, 或患他疾之後, 使風痰、瘀血等蒙蔽清竅, 擾亂神明, 其中以痰邪為患最為重要。 癲癇病中醫治療的處方很多,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個。
1.白礬蟬衣散治癲癇
[配 方] 雄黃20克, 白礬12克, 蟬衣30克, 蜈蚣20條。
[制用法] 將上藥共研細末, 成人每次2克, 日服2次, 開水送 服。 兒童每次1克, 或酌情加減。 服藥後如有大便稀, 或吐痰涎, 為 正常情況, 不需停藥。
[功 效] 清熱化痰, 祛風利竅, 清心鎮驚, 安神止痛。 用治癇病。
2.生石決明治癲癇
[配 方] 生石決明12克, 天麻6克, 蜈蚣2條, 廣郁金10 克, 南紅花5克, 菖蒲6克, 僵蠶6克, 膽草5克, 神曲10克, 桑枝 10克, 全蠍3克, 朱砂1.2克。
[制用法] 水煎服, 每日, 1劑。
[功 效] 清肝熄風, 開竅醒神, 鎮痙止搐。 用治驚癇、羊癇。 3.釣藤全蠍黃芩治癲癇
[配 方] 鉤藤50克, 羚羊角15克, 全蠍15克, 琥珀25克, 朱 砂15克, 石決明50克, 珍珠母15克, 冰片10克, 牛黃5克, 菖蒲10 克, 枳實50克, 膽星25克, 天竺黃25克, 黃芩60克, 梔子25克。
[制用法] 共研細面, 每服2克, 日服3次,
4.全蠍治療癲癇
[配 方] 全蠍30克。
[制用法] 先用白酒泡透, 再用生甘草炒黃, 去甘草, 研成細面。 成人分10次, 患兒12 歲以下分20次, 空腹米湯送下。 忌醋。
[功 效] 鎮驚熄風, 通絡止痛, 治療癲癇。
中醫藥治療癲癇取得了很大成績, 不但療效優於單純西藥組, 而且對西藥有競爭抑制作用, 增強肝臟代謝、減少藥物的毒副反應, 促進兒童神經突觸連接, 改善腦的可塑性;一定程度上增進智慧, 改善腦損害。 中醫藥治療癲癇有一定療效,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還應加強科學實驗研究, 深入探討抗癲癇中藥與免疫調節的關係, 將有助於揭示癲癇的發病機理及藥的抗癲癇機制, 借助現代醫學科學新技術、新知識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