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雙十一光棍節 你是巴普洛夫的狗嗎?

新聞熱點:11月11日, 好端端的一個光棍節, 國內電商們硬是將這一天打造成了“購物節”, 淘寶、天貓、京東、蘇甯易購、當當等都在這一天使出了渾身解數, 展開大型促銷活動。 誘人的優惠, 讓很多平時就喜愛網上購物的網友, 更是提前就做好了充值網銀卡、挑選東西放入購物車等準備工作。 因此, 11日淩晨, 在淘寶和天貓啟動活動的第一分鐘就有1000萬人同時湧入。

疑問一:“雙十一”, 全民瘋狂為哪般?

心理專家分析:

乘著商家打折促銷, 終於可以以合適的價格買到自己心儀的物品, 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瘋狂購物”的背後還有不少人是一種“怕吃虧”的心理在作祟。

生怕打折的時候不買, 以後想買的時候沒有折扣, 買貴了, 買虧了, 感覺讓商家賺了, 如果被人知道了, 還會笑話。 相反, 能買到又便宜又好的東西, 不但十分有成就感, 還能得到周圍同事、朋友的一片豔羨, 虛榮心一下子就得到了滿足。 所以, 一聽到有便宜貨, 只管買, 總是不錯的。 另外, 看到“雙十一”時周圍的人都在買, 覺得都買的一定是好東西, 實在心裡癢癢的。 於是懷著跟風、從眾心理購物的人也不在少數。 全民各懷目的, 瘋狂購物, 商家營業額一夜飆升。

疑問二:都是光棍鬧的?“雙十一”和光棍們有關係嗎?

心理專家分析:

如果11月11日時光棍節是因為有4個1, 像4條棍子, 5月20日是“我愛你”,

因為520的諧音……照這麼編下去, 一年365天, 天天都可以編出節日來。 節日只是人為確定的一個日子, 讓大家能夠放鬆心情, 向社會的一些特殊的群體表達慰問。 “雙十一”不過只有24小時, 可每24個小時世界上都有無數的光棍, 每24個小時也有無數人“告別光棍”。 說“雙十一”就是光棍鬧的, 似乎對光棍們太不公平。

疑問三:應對“雙十一”貓膩, 不可不知的消費心理學有哪些?

心理專家分析:

1) 打折降價。 “全場五折”“大力促銷”“虧本清倉”……這本就是商家用慣了的促銷手段, 商人不會做賠本的買賣, 有不少的打折都是商家預先提高了價格再打折賣出。 消費者的心理是:商品的原價等於商品的價值, 其實商家要賺錢, 原價一定會高於商品的價值。

2) 限時優惠。

“錯過等一年”“僅此一天”“積分限時兌換”……只給消費者很少的考慮時間, 於是, 頭腦發熱加之數學不好, 根本沒算清楚是否合算就下單了。 商家充分利用了“機會主義者”的心理, 誰都不願錯過貪便宜的機會, 可是不是一個真的好機會, 還得冷靜地拿紙筆算一下。

3) 饑餓銷售。 “火熱開搶”“數量有限” “每人限購一件”……這樣的字眼就能把一件普通的商品變成搶手貨, 讓消費者趨之若鶩地購買。 許多大品牌都靠饑餓行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消費者覺得有錢也買不到的一定是好東西, 別忘了, 一樣商品只要能生產10件且生產技術還有人知道, 就能再生產100件, 1000件。

4) 時尚潮流。 “日銷千件”“好評如潮”“人手一件”……這樣的商品讓人感覺似乎是大家都有了,

不買就落伍了, 儘管不需要, 還是買了。 從眾是人的一大天性, 所以當你和1000個人在買同一件東西的時候, 真的要問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疑問四:電商總這麼“雙十一”, 消費者變成巴普洛夫的狗怎麼辦?

心理專家分析:

巴普洛夫的狗聽到鈴聲就會流口水, 不管有沒有肉吃。 消費者因為偶爾一次購買到了便宜的商品品, 以後一聽到“雙十一”或是“讓利打折”也條件反射地去購物, 顯然太不理智。 關於“理性購物”, 現在國外現在很流行一個名詞叫“CPW”, “Cost Per Wear”, 它的計算公式是CPW=P/N。 就是, 當你看到一件衣服的時候, 你可以把它的價值(P)除以你會穿這件衣服的次數(N), 得到的數字就是這件衣服每次穿著時的花費(CPW)。 例如, 一件300元的大衣, 你穿10次, 每次的穿著成本就是30元;而一件200元的大衣,

你穿1次, 那每次的穿著成本是200元。 當然, 這樣的演算法不僅限於衣服, 你可以把它推廣到任何一件商品, 由此你就可以知道這件東西是不是你真的想買的。 此外, 消費者還可以在買之前問問自己, “這件東西買回來後放在哪裡?”“這件東西有什麼作用是我需要的?”等等, 總之, 三思而後“買”, 相信你一定不會成為“巴普洛夫的狗”。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