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傳梅毒,
是感染了梅毒的孕婦通過胎盤血將梅毒螺旋體傳染給胎兒所致。
胎傳梅毒是先天性梅毒,
是一種性傳播疾病。
婦女在妊娠4個月以後,
感染上早期梅毒,
常會引起流產、早產或死胎。
如果妊娠婦女是晚期梅毒,
往往可保住胎兒,
但梅毒螺旋體卻進入胎兒體內,
使胎兒感染梅毒。
梅毒嬰兒剛出生時正常。
但出生後3周左右便出現臨床症狀。
患兒鼻塞不通,
吮奶困難,
甚至吃奶發嗆,
從而導致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會使嬰兒呈老人貌,
褶多發稀,
骨瘦如柴,
哭聲無力,
形似貓叫。
喉炎還會造成聲音嘶啞,
口腔內出現粘膜斑。
出生6周左右的梅毒胎兒,
有33%-58%的人出現皮膚損害,
呈多種形態,
在常足庶部位偶見水皰或大皰型皮損(梅毒性天皰瘡),
然後全身發生斑丘疹及丘診鱗屑性損害,
表皮脫落。
進而,
梅毒螺旋體侵犯骨骼,
使上肢呈麻痹狀態,
而下肢長期處於強直性屈曲位,
形如蝦米。
發生梅毒性指炎時,
手指呈梭狀腫脹。
10%的患兒可發生活動性神經梅毒,
從而引起抽搐和智力障礙。
由於患兒經常發燒、腹瀉而影響生長發育,
故先天性梅毒兒多在未走路之前死亡。
偶有倖存兒能活2年以上,
稱為晚期先天性梅素,
但多出現畸形,
如馬鞍鼻、硬軟齶穿孔,
門牙不齊(故氏齒)、麻痹性癡呆、脊隨癆、心血管梅素等。
先天性梅毒。
先天性梅毒患兒,
其狀之慘令人目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