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腦癱運動障礙需與髖關節脫位鑒別

運動障礙是小兒腦癱的主要症狀, 常累及下肢, 出現肢體運動功能發育遲滯, 肢體活動減少, 姿勢異常等表現。 症狀較輕的腦癱患兒運動障礙可能只累及一個肢體, 臨床上稱為“單癱”, 可表現為單側下肢活動異常, 導致行走姿勢異常。 先天性髖關節(半)脫位可能出現類似的症狀, 但治療方法與腦癱不同, 診斷時應仔細鑒別, 以免造成誤診, 延誤治療。

先天性髖關節(半)脫位是小兒常見的一種先天性畸形, 出生時即已存在, 表現為股骨頭從髖臼中全部拖出或部分脫出, 病變累及髖臼、股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的肌肉,

會導致關節鬆弛。 臨床上較常見的是髖關節後脫位, 典型症狀表現為關節活動受限, 患側肢體縮短, 臀部、大腿內側或膕窩的皮膚皺褶加深或兩側不對稱, 患肢受到牽動時可聽到彈響聲或感到彈跳感。 由於先天性髖關節(半)脫位患兒的髖關節失去正常的解剖結構, 引起患肢活動受限, 可以引起患兒運動功能發育落後, 患兒站立、行走較晚, 走路姿勢異常。

腦癱與先天性髖關節(半)脫位的鑒別比較簡單, 往往通過骨科醫生的查體就可以分辨, 髖關節X光片有助於明確診斷先天性髖關節(半)脫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