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以猝然昏倒, 不省人事, 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 中風的併發症非常多, 幾乎可以影響患者的各個器官功能。
肺炎
中風患者腦部病變可導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亂, 肺水腫淤血, 較長時間不翻身, 會導致肺部分泌物墜積;以及嘔吐物誤吸入氣管等, 都會促使肺炎發生。
褥瘡
由於中風患者癱瘓肢體活動受限, 骨頭隆起部位容易受壓, 局部皮膚血液迴圈與營養障礙, 容易發生褥瘡, 尤其是腰背部、尾骨和腳踝等經常發生摩擦的部位。
消化道出血
中風患者發生消化道出血多見於發病後1周,
呼吸困難
發生昏迷的中風患者容易出現呼吸呈快、淺、弱及不規則, 或呈歎氣樣呼吸、呼吸暫停, 說明病情比較嚴重。 中風的急性期還容易發生中樞性呃逆, 這也是病情嚴重的徵象。
排泄異常
輕型中風腦出血患者常因不習慣臥位排便, 而出現體位性尿瀦留或大便幹結。 中風嚴重的患者當病變波及半球運動中樞時, 常出現尿頻及膀胱內壓增高。 第三腦室受到刺激, 往往會出現直腸活動性增強, 導致高度排便亢進, 患者便意頻繁, 但每次排便量較少。